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提升国际话语权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键维度。在国际传播和交往中,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主动性,并能在最终的战略博弈中占得舆论先机和道德优势。一要以议题设置为构建话语权的核心。在资源、时间、空间、公众关注度都十分有限的现代社会,如何包装议题、推介议题、设置议题甚至主导议题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构建一个立论严谨、论证精密、证据确凿的“议题设置理论”,才能告诉大众想什么、怎么想、如何做。二要以传播框架为构建话语权的基础。议题设置后,话语权的争夺就转到了传播框架搭建能力,即做好“是什么”。要从事件定义、责任鉴别、道义评判和处置建议出发,将故事按照一个合情合理的传播框架,或突出、或忽视、或聚焦、或淡化,不偏不倚地讲述出来。三要以移情劝服为构建话语权的灵魂。要设身处地,转换角色,从“道不同不相为谋”转变为“可以理喻”,在面对不太友好的受众群体时,要做到尊重和了解,在充分认可其逻辑论证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反论据,进行反论证,引导受众自己去得出符合其自身立场的相反结论。
打造可对话性是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关键维度。在国际传播语境当中讲述故事是不同文化间的交互及融通,这就意味着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不仅应包含民族身份的传播维度,还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历时和共时的维度挖掘和凝练中外群体间交往中体现人类共享价值观的故事,融会“既中国又世界”的价值观念体系。一方面,要打造融通中外的可对话性传播特征。要增强对内外群体间差异性,以及对外群体现实和象征威胁感知的敏感度,找到内外群体分类中隐含着对自身所属群体的关注点,发现并挖掘出中外故事的共同意义,抓住这种共同意义的协商性,在国际传播语境当中,将对内外群体分类的感知转化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知,通过讲述融通中外的故事建立彼此间的连接。另一方面,要打造融通中外故事的主体间性传播特征。在国际传播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能够在无意识中自动激活积极的情感暗示。“我们”反映了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过程中,讲述者和受众彼此之间互相理解和认同的主体间性关系。通过将对内群体“我”和外群体“你”的感知转化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的感知,分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涵,建立不同国家传播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关系,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去中心化”的价值体系特征。
创新语言表达方式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维度。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建构,要注重实践与创新。一要从“传统”到“现代”整合中国故事内容。随着全球化和世界秩序的深刻变革,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讲述好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史通今,中西结合,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互鉴,与现实社会、热点话题紧密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书写新时代中国传奇。二要从“传播”到“阐释”创新语言表达方式。首先,提高语言的参与性、互动性。改变“你讲我听”这样一个比较封闭的线性表达方式,加强与西方语言的联系,在全球文化传递的新语境中,通过创新语言表达方法来增强讲故事的能力。其次,要增强语言的解读力。对中国文化、经济、历史等内容做出全面而精准的概括表述,对东方文化和中国理念做出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的解读传递,挖掘讲好中国故事的精髓。最后,要延伸话语的人文属性。单纯地强调宏大叙述的语言方式容易将作品陷于抽象或者政治化的僵局中,限制国外民众对中国的理解与信任。在国际传播时,需要在语言的人文属性拓展与创新上下大功夫。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