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九日,江津区鼎山街道东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百岁老人杨正海测量血糖,询问健康状况。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
10月19日上午,记者走进江津区鼎山街道东门社区百岁老人杨正海家中时,老人正在早间电视新闻中重温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太提劲了!我活了100岁,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子女孝顺、有各种生活保障,我很幸福、很知足!”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说到这里,他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重庆市人均寿命从十年前的76.35岁增长到现在的78.56岁。在“长寿之乡”江津区,近5年来新增了50多位百岁老人。他们跨越百年风雨,在新时代下,过着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幸福晚年生活。
老有所乐
党和政府的贴心关怀,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杨正海于1922年1月26日出生,育有一子二女,现已四世同堂。
上午10点是老人出门遛弯时间,记者陪他一起出门、下三层楼,往院坝外走。老人步履沉稳,不到5分钟就来到江津滨江路。他的老伙伴们也陆续到来,相互打着招呼。
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老人眼角眉梢透着喜悦,和老伙伴们聊着二十大报告讲了什么、退休工资上涨了多少、哪个晚辈开车回来陪他了……
杨正海吃过苦、挨过饿,见证了一个世纪更迭。谈起家乡的变化,他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老人说,旧社会很多地方没有公路、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自己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差别太大了。“满大街都是私家车,出门不仅有漂亮的滨江路,还有鼎山公园。我每个月退休工资4000多元,还可以领500元高龄补贴,想吃啥就买啥,这在以前哪敢想哦!”他说,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生活的贴心关怀,是他们幸福生活的源泉。
上午11点半,记者随老人回到家里,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志愿者接踵而至。原来,江津区正在举办“喜迎二十大 幸福晒出来”百岁老人全家福拍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拍摄生活特写,并约好了下次拍摄全家福的时间。
“西瓜甜不甜?江津美不美?”面向镜头,杨正海笑眯眯地说:“甜!美!”
老有所养
送餐送医上门服务,不缺营养身体好
当日中午,附近的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一家送来了预约的饭菜,打开饭盒一看:烧鱼鳅、蒸烧白、炒萝卜丝、红烧魔芋、鸭掌汤,两荤两素一汤,营养丰富、价格合理。
杨正海一边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一边传授他的健康生活理念,“适量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生活健康规律。”
见老人吃得差不多了,养老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开始为他测量血糖血压,询问健康状况,讲授保健知识。“百岁老人是我们江津的‘活宝贝’,我们定期上门,希望您老人家继续冲刺长寿纪录。”护理人员说。
杨正海老人的二女儿杨治明说,父亲身体底子不错,加上社区定期保健护理,他没生病住过医院,只是偶尔有点小感冒,吃点药就能康复。
杨正海笑着说,自己的“长寿秘诀”就是,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缺营养,身体自然好。
老有所为
传承家风与人为善,热心肠教出志愿者
在居民们眼中,杨正海老人最大的特点是热心、善良。
“喏,这10把椅子,都是杨爷爷十多年前捐赠的。”在老人居住的大同路180号院坝,邻居杨阿姨指着黄葛树下10把靠背座椅说。
原来,十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光院坝,见邻居们下楼聊天都自带小板凳,杨正海主动捐出200多元,购买了这10把座椅。钱虽不多,但邻居们都感恩杨爷爷这份情谊。
与人为善,被杨正海秉承为家风,教育后代、弘扬正气。
现在,老人随小儿子杨治远、儿媳肖利兰一起生活。在老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两人在社区登记成为了志愿者,有空就去搭把手、出份力。
前段时间东门社区疫情防控,肖利兰负责为居家隔离居民送物资、给医生带路上门为居民做核酸;杨治远则负责在区域内喷洒消毒药水、巡逻喊话。
杨正海年轻时曾在戏班子打过二十几年鼓,采访时说到兴头上,他摸出一双筷子,在果盘上“咚锵咚锵咚咚锵”地敲打,手法依然娴熟。
一通鼓罢,老人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饱含深情、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