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血液中心 |
|
献血方舱 |
|
无偿献血健康教育馆 |
以仅占全市37%的采供血从业人员,保证了全市48.8%医疗用血,为全市70%“三甲”医院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保障。
一连串数字,承载了重庆无数献血者的爱心奉献,也记录下重庆市血液中心每一位员工不辞辛劳的付出,更见证着市血液中心10年高质量发展之路。
重庆市血液中心是我市集采供血、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采供血服务机构。10年来,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大局”为宗旨,以“人人享有安全血液”为己任,为全市人民健康织密了一张特色鲜明的保障网。
党建引领 成就发展硬核力量
“中心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血液中心人共同奋斗的结果。”重庆市血液中心党委书记李顺平表示,红色引擎是驱动重庆市血液中心发展的“硬核力量”,“10年来,中心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做到‘四个坚持’,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
坚持强化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党委会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学习等方式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同时中心创新手段,让学习“触手可及”。打开市血液中心党建云平台APP,轻轻一点,就能实现学习党课、参与考试答题等多重功能;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多频率推送党建相关文章……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不断提升思想武装。
坚持强化班子建设,把握正确方向。先后多次修订党委会、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主动参照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细落实落到位。
坚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0多个,充分利用监察审计对招标采购、工程建设、选人用人、疫情防控等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
坚持强化支部建设,将支部建在科室上。原6个党支部调整设置为18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科室负责人担任率达80%,业务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比例达100%,打造了“生命窗口”“检爱至上”“红管家”等一批党支部特色品牌,并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到业务实际中。
“我是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10月10日,中心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接受标本检测任务,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25人队伍一声令下迅速集结。由于任务繁重,实验室人员超负荷运转,重庆医科大学首届五年制临床检验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验室负责人毛伟连续工作48小时被强制换下休息,不到1小时,毛伟又主动要求回到了工作岗位……“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实例在市血液中心不胜枚举,在疫情防控、援藏驻村、应急支援等重大任务中铸造了一支坚实的“生力军”。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是“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其更体现在“平常时刻看得出来”。
在市血液中心的采血大厅里,前来献血的人对献血服务四科护士长谢菁的印象深刻:“扎针又准又温柔。”“脸上总是带着微笑。”……1991年从卫校毕业后,谢菁就成为了市血液中心的一名采血护士。2011年10月,谢菁正式成为一名党员,11年来将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温馨周到的服务、工作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耐心解答群众疑惑……谢菁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也和众多献血者建立了友好关系。
从在岗的工作人员到退休党支部党员,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履职勇担当,尽责敢作为精神品质赓续绵延。67岁的退休党支部党员熊汝惠每天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服务无偿献血者,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熊汝惠说:“作为党员,我们一定要坚守初心,用热情激情为党旗增光添彩,充分诠释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树好党建“风向标”,就能牢立人心“指路牌”。李顺平说,在全方位各领域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下,全中心统一思想,阔步前进,“我们共同目标就是推动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固本强基 十年深耕健康中心
2020年1月15日,九龙坡区中医院的医护人员来到位于九龙坡区华福大道的市血液中心新大楼,从中心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血液,市血液中心迎来历史性的一刻——中心新大楼正式对外提供供血服务。
中心新大楼占地面积约5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为桂花园老中心面积的3倍。新大楼配备了全自动智能化血库、血浆库,高精尖设备全面应用到采供血工作中。与此同时,中心有序推进永川分中心迁建工程,市血液中心形成“1总2分”(桂花园分部、永川分中心)的格局,中心采供血工作跃上新台阶。
从血管到血管,一袋血将历经哪些“旅途”?市血液中心主任徐永柱介绍,从采血到临床用血的路线上涉及检测、制备、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一线五中心”也成为了血液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抓好“血液生产中心”建设,夯实基本功。
2021年市血液中心采血量达60.61吨,相比2012年采血量高出近20吨。实打实的数据,是市血液中心作为“血液生产中心”跨越式发展的最好例证。不过,“生产中心”能力提升远不止于此。
以制备为例,制备分离即是把采集到的血液分成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多种成分,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输注需求。徐永柱介绍,中心目前拥有现代化的血液生产设备、完善的制备技术能力,为临床提供29个不同品种、65个不同规格的成分血产品,品种规格数居国内前列。
抓好“血液供应中心”建设,做好发动机。
每天,700-1000单位(每单位200毫升)的血液从市血液中心出发,通过专用车辆发往全市各大医疗机构,织就了一张为全市人民健康护航的“红色网络”。中心服务人口近1000万人,承担着重庆市中心城区和永川区、潼南区、2所医科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300余家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用血任务,为区域人民健康及科研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抓好“血液安全中心”建设,把好质量关。
在血液中心检验科里,工作人员戴着口罩、穿着隔离服忙碌着,小心细致地将一支支贴有条形码的血液样品试管排列到专用试管架,再将试管架放入正在运行的全自动仪器里,经过系统设置的程序操作,自动化仪器分析出的结果就呈现在了工作人员的眼前。血液检测包括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血红蛋白以及血型等,唯有检测合格后才能发往临床使用。“我们所有的血液,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血液中心第一要务必须做好用血输血安全的‘守门员’。”徐永柱说。
抓好“无偿献血宣教中心”建设,就是答好时代之问的题中之意。
“你好优优,什么是无偿献血?”“你好优优,进入导览模式。”在市血液中心的无偿献血健康教育馆里,一台白色的机器人就可以带领观众参观整个健康教育馆。这座场馆是国内首家将无偿献血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展示,同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弘扬无偿献血公益人文和利他主义精神的场馆。该馆为“重庆市科普基地”“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整个场馆分为血液生理、血型科普、采供血、献血与健康、公益人文和利他主义5个部分,场馆将平面、视听、裸眼3D技术、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等多种技术手段融为一体,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新颖的体验,增强了参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备受参观者的喜爱。
这仅是中心强化宣传教育,增加百姓自主献血意识众多举措的一个缩影。10年来,中心一直将无偿献血宣传作为重要工作。时至今日,市血液中心紧跟时代步伐,正让“无偿献血”成为一种“时尚”。
在大学城熙街,有一个网红打卡点紧邻罗中立美术馆,一座黄色的主色调与重庆地标手绘相得益彰的方舱矗立,呈现出强烈的文化感,这是市血液中心建造的献血方舱,颜值与内涵兼具。这样倾心打造的献血点在市血液中心并非个案。
2022年春节,市血液中心以“渝热血、愈山城”为品牌理念,打造了特色鲜明的献血车,吸引了众多目光。厚植文化自信,结合无偿献血公益属性与山城历史文化,创作出具有象征寓意的血站标识,让“无偿献血”IP形象化,并推出钥匙扣、台历等文创献血礼品,有效提升大众的认可度、献血者的归属感。此外,填词制作MV《矢志图强,热血荣光》、通过“抖音”新媒体发布献血宣传视频、开展多项线上趣味互动小游戏……多维度、多层次科教宣传上线,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无偿献血工作深入人心,汇聚成强大的公益合力:2012年,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人数约为11.2万人次,2021年无偿献血人数达18.4万人次。
如果说医院是直面患者的“前线”,那么采供血系统就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后勤保障兵”。徐永柱说,所有的中心归结起来都是围绕“健康中心”展开,“我们将继续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精神,推进无偿献血事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实干实绩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疫情大考 十年援建守望相助
疫情来袭,由于街头出行人数减少等原因,血液采集工作面临不小困难。市血液中心如何打赢这场疫情下的供血“保卫战”?
班子成员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导落实,每日现场办公、现场巡查、现场部署工作,及时解决采供血工作面临的具体困难。
干部职工热血助力。9月6日,在市血液中心的献血大厅里,30余位来自中心的党员干部职工伸臂挽袖,自己献血后,随即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当天累计捐献血液6900毫升。类似这样在疫情大考前,中心员工毫不犹豫为保供血助“一臂之力”的事情屡次发生,中心也成为了有力的后备血液库。
同时,中心通过组建采血服务、制备储供、血液检测、行政后勤4支应急小分队,确保全线岗位值守到位,采血工作无一天停摆。2022年上半年的采血量增幅13.3%,排名全国第二,比上半年全国平均增幅多了近10%。
在疫情期间,中心在全力保障全市血液供应的同时,还向湖北、上海、北京、吉林等地提供血液援助。
中心在保障供血的基础上主动作为,投入700万余元在桂花园分部建设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9月6日,实验室完成首批标本检测并成功发布报告,10月10日首次承担社会面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任务。“5天5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是实验室交出的‘答卷’。本来采供血任务就比较大了,但人民有需求,我们就应该去做,我们的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没有什么价钱可讲。”徐永柱说。
市血液中心在卫生健康发展大局中的责任担当不仅仅体现在特殊时期,也体现在10年如一日的“守望相助”。
2019年3月6日,西藏昌都市中心血站库存告急,市血液中心的“援藏”血液由于重庆直飞昌都航班因故取消至3月31日,中心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的紧密配合下,3月7日,4箱“援藏”血液从市血液中心出发,历经15个小时,血液就安全出现在昌都市中心血站里。该血站对市血液中心这次“千里驰援”送来了锦旗。
这样历经千辛万苦“输血”到点的故事,在市血液中心援助昌都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据徐永柱介绍,自2016年起,中心持续每月调血1-3次,每次调血140单位,援助的血液做到了运送及时、数量充足、质量可靠、品种多元,切实保障了昌都市中心血站实际需要。“10年来,我们援助昌都市的2.95吨血液,至今仍然流淌在昌都80多万名汉藏同胞的身体里。”徐永柱说。
“输血”解燃眉之需,“造血”才是固根本之源。
自2011开始,市血液中心就开启了昌都地区采供血工作援建之路,从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指导、日常管理、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给予昌都市中心血站大力支持。2019年8月,昌都市中心血站通过验收,业务大楼新址建成并顺利搬迁,开始正常采集血液,结束了昌都市的所有用血均需从重庆市血液中心空运的历史。到次年上半年,血站完成采集全血738人次、1058.5单位、211500毫升,采血量位居全藏第二(同级别血站第一)。这对于昌都采供血系统而言,是一次全新的跨越,为当地群众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扬帆启程新10年。接下来,市血液中心将继续紧抓“党建引领”这条主线,“立足重庆、协同周边、联动全国”建成国家一流血液中心,用实际行动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采供血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切实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血液中心十年大事记>>>
2022
2022年5月12日,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获批开建;10月正式承担社会面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任务,首批共计完成105万人次。
2021
2021年10月13日,投资8075万元、占地约20亩的市血液中心永川分中心迁建工程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022年10月4日,主体工程顺利封顶。
2021年8月20日,市卫生健康委同意成立重庆市采供血质量安全控制中心,并挂靠市血液中心。
2020
2020年4月,市血液中心筹备建设的重庆市首个献血服务热线“96969”投用。
2019
2019年12月,机采成分科、江北观音桥商圈、永川分中心渝西广场3个采血班组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委“全国表现突出采血班组”的通报表扬。
2019年11月29日,重庆市血液中心(九龙坡区新址)正式投入使用,无偿献血健康教育馆同时投用;2020年10月,该馆被命名为九龙坡区“科普基地”,11月被中国输血协会命名为“全国无偿献血健康教育馆”,2021年5月被正式授牌为“重庆市科普基地”。
2019年10月,提供多系统融合基础的“智慧血站”信息平台(IBIS)正式运行。全市血液信息联网一期通过终验正式投用。
2019年1月,作为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的依托单位,启动了全市血液安全监测试点工作;组织撰写中国输血协会团体标准《血液安全监测指南》,7月启动全国血液安全监测试点工作。
2016
2016年6月,开展“改善献血者献血体验”主题系列活动。以献血者为中心,优化环境、完善流程布局、改善服务,同时推出献血者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服务平台;2017年9月,改善献血服务基础设施,西南地区首个献血方舱在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正式投入使用。
2013
2013年1月,所有血液标本实现核酸检测全覆盖;2015年12月,承接全市14家血站的核酸检测任务,正式开展全市核酸集中化检测工作。
2012
2012年3月,市卫生局同意永川中心血站并入重庆市血液中心,设立市血液中心永川分中心。
骆丹 图片由重庆市血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