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各地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代表进入“二十大时光”永川千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蓄势待发荣昌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第003版:喜迎二十大 书写新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各地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代表进入“二十大时光”
永川千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蓄势待发
荣昌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荣昌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上接1版)“新产品、新技术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田端说,正是看好荣昌高新区的创新前景,他们才选择落户于此。

  荣昌高新区的前身为荣昌工业园区,距今已有30年发展历程。“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已成为我们加快产业升级的第一驱动力。”黄勇说。

  围绕创新平台建设,荣昌高新区先后与清华、北大、浙大、大湾区科创服务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市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77个。今年来,相继有重庆吉棠生物技术研究院、重庆瞰景空间大数据研究院、华西(重庆)生物技术研究院等9家研究院落户荣昌高新区。

  为培育创新主体,荣昌区陆续出台了《荣昌区科技型企业2019—2020培育行动计划》和《荣昌区以国家高新区为引领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办法》等扶持措施。抢抓政策机遇,高新区加快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譬如,今年8月,以生产笔电外壳为主的东矩金属便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铝合金快速成型技术,简化了繁琐的脱模流程,使生产成本降低了2/3。

  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园区发展活力凸显。目前,荣昌高新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3家,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评价结果中,荣昌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122位,较2019年提升了17位。

  聚拢上下游企业

  集群竞争力凸显

  在经济学中存在着一种“虹吸效应”,即一个地区产业规模化、集群化程度越高,对周边资源的吸附力也越强,从而叠加出的发展潜力也越大。

  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升级,荣昌高新区已形成由千亿级消费品工业、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大数据区块链、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组成的“6+1”现代产业体系,吸引了唯美(马可波罗)陶瓷、惠达卫浴、华兴玻璃等一批行业龙头争相落地。

  “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聚拢上下游企业补链成群,是我们提升集群竞争力,凸显产业‘虹吸效应’的重要着力点。”黄勇说。

  今年3月,作为荣昌高新区四大特色产业园之一的电子电路产业园再次扩大“朋友圈”,以生产PCB电路板为主的鑫科源电子有限公司成为园区新投产的企业。至此,这个“无中生有”发展起来的电子电路产业园,在不到两年时间便聚集了50余家上下游企业,建成集原材料配套、电路板印制、电子电路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

  从零基础到建链成群,企业为何纷纷入驻荣昌电子电路产业园?

  “成本和配套是我们的主要优势。”该产业园负责人刘尚佺说。2020年,荣昌捕捉到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在高新区拿出上千亩土地,成功吸引到四川绿然集团投资150亿元,打造了川渝首个电子电路产业园。园区建立起污水处理、物流配送、产品研发等八大服务中心,能为入驻企业提供融资、政务办理、运营管理等全周期“一站式”服务。

  “完善的产业配套为我们降低了30%以上的运营成本。”重庆鑫科源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刚告诉记者,不仅如此,他们还省去了资质办理等麻烦事。

  截至目前,荣昌高新区已建立起重庆轻纺消费品产业园、重庆眼镜产业园、重庆陶瓷产业园、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4个市级特色产业园。以园区为载体,高新区不断扩大产业链“朋友圈”,累计吸引720家企业入驻,其中规上企业313家,开辟出产业发展“新蓝海”。

  融入双城经济圈

  激发新动能

  每天清晨,一辆辆冷链车就会从荣昌紫燕百味鸡食品生产基地驶出,将新鲜的卤制品配送至川渝两地500多家门店。

  位于荣昌高新区的紫燕百味鸡是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南地区布局的唯一一家生产、加工基地。就在今年国庆前夕,紫燕食品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继煌上煌、绝味之后,国内卤味市场的第四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

  “辐射带动川渝乃至整个西南市场,荣昌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基地负责人杨蕴丽认为,荣昌地处成渝两地“黄金节点”,近年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荣昌发展步伐加快。

  在交通方面,荣昌积极对接对外大通道,打通东接沿江通道、南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西接川藏通道、北接“渝新欧”“渝满俄”通道的“四向通道”,衔接周边机场、港口、铁路枢纽,构建起便捷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共同做大产业圈。

  “过去,荣昌主要面向主城发展配套企业,因距离主城较远,多年都难得引进一两个大企业;而现在,我们面向成渝两个大市场,众多区域性大企业纷纷落地。”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让企业安心谋发展,荣昌建立起企业专员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如今,“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的务实作风已成为荣昌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从2017年到2021年,荣昌高新区工业企业从446家增加至720家,工业总产值从560亿元增长到884亿元,2021年完成工业投资15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积极对接川渝市场,让荣昌的企业走出去,把更多优质资源引进来。”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