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
万州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工作力度、投入力度、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全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均取得长足发展。课程结构合理、“双减”落地有声、教学质量一流、师资队伍优质……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面向新征程,万州正立足新起点,融入新格局,展现新作为,全面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续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篇章。
万州中学
“四博”课程 教学质量稳居高位
在万州,万州中学在人们心中有着极高的声望和良好的口碑。究其原因,是学校持续高位运行的教育教学质量。
万州中学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秉持“为造就千姿百态的人才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博爱做人、博雅行事、博学成才、博思创新”为育人目标,打造出具有万中特色的“四博”课程体系:博源课程——开齐国家课程,培育核心素养;博渊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博雅课程——打造精品社团,促进全面发展;博远课程——推进强基计划,培养领军人才。
通过落实五育并举、打造“四博”课程,一批批学子带着万中所赋予的知识和品格从这里走向未来。
高2019级学生周子衿,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万州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第35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在2021年的WER2021赛季世界锦标赛中,学生郎也、唐麟皓荣获积木教育机器人普及赛高中组全球总冠军(第一名)。
2012年至2022年,学校共有93名学生被录取为飞行员,被誉为“飞行员培养的摇篮”。近3年,共有46名学生被海洋类大学或专业录取。
春风催桃李,满园竞芳菲。万州中学将继续葆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干劲和韧劲,为打造教育思想端正、学校管理科学、教学质量上乘的区域标杆性中学蓄势赋能。
红光小学
“双减落地” 课上课后精彩纷呈
“忙”着运动,“忙”着阅读,“忙”着挥毫泼墨,“忙”着吹拉弹唱……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三点半,在万州区红光小学的校园内,随处可见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加社团活动的身影。这是“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红光学子的日常写照。
“双减”政策落地后,红光小学迅速行动,在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丰富课程设置、完善课后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想要真正落地见效,关键还是要守好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红光小学将学校特色“三自教育”(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与“双减”深度融合,不断整合各类课程,优化课堂操作流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逐步形成“三自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
同时,学校把课后服务时段定位为“学生自主发展时段”,开展足球、网球、素描、剪纸、厨艺、茶艺等社团活动和特色课程,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落实“双减”。
围绕“三自”核心,学校把作业设计纳入课程建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既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又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如今,学校“双减”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教学质量提升了,家长焦虑减少了,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了、睡眠时间增多了。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网球特色学校”,“绿茵勇士”足球社团被评为万州区优秀学生社团,“童画家”美术社团被评为万州区十大优秀社团,学校朝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方向阔步向前。
岩口复兴学校
党建引领 练就一批精兵强将
去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榜上有名,成为万州区第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
沉甸甸的教育成果离不开教师队伍的辛勤付出。
岩口复兴学校是一所三峡移民搬迁配套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59名在职教师平均年龄36.8岁,其中90后教师16人。
为建强教师队伍,凝聚发展后劲,岩口复兴学校以党建为抓手,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上下足功夫。全体行政和党员教师自觉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故事分享会、师德师风大讲堂等活动,以“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让青年教师学有榜样、干有标杆。
同时,成立“90后”青年教师工作坊,通过与优秀党员和骨干教师结对子,为每位青年教师购买教育专著,每期至少开展1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每期撰写1篇高质量的教育故事,常态化组织开展专家指导活动,等多渠道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在好师傅、好环境的浸润下,岩口复兴学校的教师们成长迅速。教师胡春霞从教不满7年,在“师傅”陈爱军的指引下,制作教具先后荣获重庆市级特等奖,区级赛课二等奖,市级作业设计二等奖,并光荣入党。她说,“现在我已是学校初中物理教学骨干,我的成长离不开师傅的用心培养。”
像这样的优秀青年教师在岩口复兴学校还有很多。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逐渐成形。
现在,学校校风好、质量优、声誉佳,教学质量和综合考核继续名列连续万州区前茅。
南京幼儿园
劳动教育 丰厚幼儿成长底色
开锄破日垦东方,植豆栽瓜种曙光。万州区有一所30亩的大型幼儿园,园内有一个2000平方米的植物园,小农人们手握工具,松土、锄草、浇水、整理……绿绿的背景灵动着一个个专注的身影,孩子们在这里知春秋晓五谷,体验劳动的乐趣及创造成果的喜悦。
生活即教育,劳动即课程。如何将劳动教育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是南京幼儿园办学以来,一直持续不断的追问。
秉承着“劳动育人”的教育理念,幼儿园创设了“小主人”责任课堂、“小农夫”田园活动、“小厨师”食育活动、“小创客”创美活动和“小帮手”家园生活五大活动项目,探索出“一日生活圈”“每周体验日”“种植劳作事”三条主要课程实施路径,囊括了日常生活劳动、职业体验劳动、生产性劳动、公益性劳动、美术手工劳动等不同性质的课程要求,将丰富多样的劳动隐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在教学环境上,幼儿园打造“一线八馆”的户外功能区、蔬果园、生活吧,支持课程落地,源源不断地给幼儿提供自主、自由的劳动机会。
“在劳动中,孩子们是专注的、快乐的、自由的。”幼儿园负责人介绍,“园里的装饰品几乎全是孩子们利用自然材料、生活废品,亲手制作而成的。”
随着项目活动的有序推进,幼儿们在劳动中树德、增智、强体,幼儿园劳动课程也逐步走向特色化。“一日生活圈”中整理活动研究与实践在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优秀案例评选中荣获重庆市一等奖。
秦荐熊 赵骊 陈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