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基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所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要依靠人民力量共建。共建是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基础。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担当新使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是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责任,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平等协商、合作互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强化组织动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人民群众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付诸实际行动,让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更加清晰。同时,要搭建多元协商平台,畅通人民群众参与渠道,进一步拓展人民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要强化制度支撑,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的制度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基层社会建设和治理,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
要依靠人民智慧共治。共治是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关键。基层集中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何有效破解这些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治理的主体。要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基础上,探索建立多元共治格局,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从而实现有序有效的社会治理。要把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让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成为常态,让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要积极开展居民自治工作,以居民参与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各类专委会、网格管事会、楼院管家组,健全居民自治组织网络,培养居民的自治意识,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序参与。
要让人民共享成果。共享是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目标。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效的分配制度是实现人民共享发展和治理成果的保证。要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享体制机制,拓宽人民群众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渠道。要不断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让治理成果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生活困难的群众倾斜,真正实现发展和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通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共同享有。
(作者单位: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