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新城全貌 摄/王克练 |
书中边城,画里秀山。
2021年,秀山县城建成区21.2平方公里,人口超20万人,城镇化率提高6.42个百分点;
完成8.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秀山样板”促城市蝶变、引全市推广;
龙池、梅江国家重点镇和洪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建成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美丽宜居村庄25个,创建美丽庭院2300户;
改造农村危房4425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实现动态清零……
近年来,秀山县住房城乡建委按照城市更新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部署,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城乡,助推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市建设。
城市向美 人居向好
波光粼粼的水面、干净整洁的木栈道、欢声笑语的儿童乐园……滨江公园一经开放,就吸引众多市民前往打卡玩耍。
“该公园位于秀山县城梅江河中段两岸,是利用原梅江河岸进行岸线整理开发而成。”秀山县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开放至今已成为周边居民娱乐休闲的首选之地。
近年来,秀山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量,打造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美丽秀山。
2021年,秀山建成梅江河两侧10公里的生态文化长廊,串联起凤凰新城公园、滨江公园等8座公园,城市最美河流已具雏形;新增城区绿地149.4万平方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园林绿化仅是秀山城市建设的一小部分。近年来,秀山坚持走产城景融合发展之路,统筹推动城区、景区、园区“三区”融合,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品质体上升全面发力,打造宜居宜业最美城市。
补齐基础设施顿短板,夯实城市建设基础。截至目前,秀山城市道路长度180.2公里,路网密度7.9公里/平方公里,已形成“五横五纵”城市道路系统。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宜居城市打造。完成修建污水管网104公里,整治14个主要污水直排口,污水排放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使梅江河水质长期保持在Ⅲ类以上,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景象。
接下来,秀山将加快推进城市提升,以文旅融城为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功能品质,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朝着现代化中等城市迈进。
环境大变脸 乡村更宜居
“我家是美化家庭!”涌洞镇野坪村村民姚昌辉颇为自豪。四方庭院,干净明亮,房前屋后的鲜花竞相开放,杂物摆放得整整齐齐。“每天早上把房前屋后收拾一遍,家里干净了,心情也畅快。”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清洁庭院和村庄是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涌洞镇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河坝、野坪等村开展试点,通过发动群众,清理卫生死角,更换绿植等措施,让村庄焕然一新。
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除了人居环境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很重要。
这几年,涌洞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开展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庄绿化、水体净化,完善文化休闲设施等措施,全力打造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百姓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目前,涌洞镇全镇范围内安装太阳能路灯500盏以上,修建入户便道15公里以上。同时为进一步美化村庄,涌洞镇在进镇主干道两侧间种樱花、紫薇、银杏等观赏树木1.7万余株。
如今的涌洞镇,新修的水泥路从村头延伸至村尾,家家户户干净整洁、房前房后处处见绿。
“忧居”变“安居” 群众笑开颜
杨再炎是秀山县岑溪乡和平村永定寨组的村民,住在一间已有60多年“高龄”的木屋中,十分危险。
秀山县住房城乡建委得知情况后,立即行动,累计投入资金6万余元,让杨再炎的“高龄”木屋焕发生机。
“现在的房子宽敞明亮,我住起来安全、舒心,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杨再炎说。
近年来,秀山县住房城乡建委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保障要求,坚持“最贫困群众、最危险房屋”优先原则,对贫困群众危房实行“应改尽改”,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实现全县农村困难群众“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
近年来,秀山全县累计完成农村C、D级危房改造6454户,惠及群众约22589人,有力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
农村危房改造,不仅改出了新环境,更改出了增收致富的新生活。
近年来,秀山住房城乡建委坚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危房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把“特色山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融入其中,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隘口镇太阳山村是隘口镇最高的地方,这里风景迤逦,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辖区内森林覆盖率为85%,平均海拔1018米,最高的椅子山海拔1647米,夏季避暑纳凉、冬季赏雪,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因此,隘口镇充分利用太阳山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投入400余万元进行危房改造和特色村寨建设,目前,已形成太阳山土家族传统村落、“山水隘口·大美乡村”等民宿群,带动近百户村民吃上“旅游饭”。
守住乡愁记忆 传统村落换新貌
一幢幢保持完整的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古树高大苍翠,小桥婉约玲珑,古桥、古井穿插其间……这是秀山县清溪场镇大寨村。
得益于秀山因地制宜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这个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寨,历经浮沉,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土家民族风情。
在秀山,像大寨村这样守住乡愁记忆的传统村落还有许多。
日前,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组织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确定40个县(市、区)为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其中,秀山县榜上有名。
“这是对秀山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肯定。”秀山县住房城乡建委表示,近年来,秀山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聚焦尊重自然和历史文脉保护整体风貌,大力开展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工作,目前成效良好,先后5批共22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量居全市第2位。
“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世外桃源。”该负责人说。
为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好,秀山根据22个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现状,将其细分为抢救保护型、整治提升型和融合发展型3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村落,制定“差异化”保护利用规划方案,实现“一村一思路,村村各不同”。
同时,依据区域区位、地理条件、分布形态和文化特色,将全县22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分为“一轴四区”,使每个村落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最终实现县域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接下来,秀山县住房城乡建委将进一步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并依托传统村落独特建筑风貌和民俗文化资源,发展以旅游、摄影、民宿为主的文化旅游经济,进一步激活传统村落的生机与活力。
贺娜 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