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情满天山处处春稳住经济基本盘 培育新的增长点 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新篇章陈敏尔胡衡华与我市信访系统先进代表座谈渐入佳境 成效显著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暨五届六十九次主席会议召开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情满天山处处春
稳住经济基本盘 培育新的增长点 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新篇章
陈敏尔胡衡华与我市信访系统先进代表座谈
渐入佳境 成效显著
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暨五届六十九次主席会议召开
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渐入佳境 成效显著
——写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召开之际
重庆日报记者 吴刚 申晓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建设中的川渝高竹新区。(资料图片) 通讯员 许可 摄/视觉重庆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中央立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殷殷期望,谆谆重托。

  自2020年起,重庆四川已召开四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政联席会议,每一次会议都有“重磅”举措。共建机制、共绘蓝图、共谋政策、共建项目、共推平台,包括产业协同在内的全方位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召开前夕,回望过去,我们无比欣喜地看到,两地通力合作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成势见效,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在巴蜀大地持续涌现——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7.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6.5%,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达30.8%。今年一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66.39亿元,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渐入佳境,成效显著。

  以改革创新冲破体制藩篱

  6月14日,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揭牌。这是川渝两地携手打造的首个跨省市办电一体化机构。

  该中心的挂牌,实现跨省市办电,打破了过去省市不同的电网规划、服务保障、电费电价等差异,从更深层面推进了跨区域一体化发展。

  同样是跨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样在高竹新区,前不久,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也在这里投入运营,最快10分钟即可完成办税。据了解,川渝两地原有801项税费征管服务事项存在差异,目前已统一725项。年内,两地差异将完全统一。

  跨区域一体化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是政策上的各自为政所带来的制度藩篱。打破藩篱,唯有依靠改革。

  在去年底召开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上,双方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支持川渝高竹新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此为契机,一年以来,川渝全方位、多领域打破行政边界,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探索不断。

  市场管理方面,两地按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部署,启动制定川渝市场一体化文件。

  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两地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2022年重点任务清单》《川渝通办事项清单(第三批)》《川渝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清单(第三批)》。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以税收为例,两地共同签署《税收协定待遇协同管理备忘录》,推进川渝税收协定待遇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印发实施《川渝地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川渝地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税收管理模式。

  要素保障方面,两地共同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推进高竹新区试行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工作的意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土地出让“放管服”、“混合用地”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多项改革持续深入。

  自贸区建设方面,两地联合起草《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深化改革创新行动方案(2022-2025)》,探索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制度创新。

  内陆开放高地和对外通道建设方面,两地联合印发《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口岸物流体系实施方案》,两地首创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并加快“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欧班列(成渝)联合开行1530列。合作一年多来,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过5000列,发运集装箱超40万标箱,发运总量约占全国中欧班列的30%。成渝地区正一步步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全方位的合作共建如火如荼

  川渝共同打造的又一个万亿级产业,即将联手推出。

  5月6日,重庆和四川经信部门联合编制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简称消费品协同发展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产业合作,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2021年5月27日举行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两地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12月14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第四次党政联席会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提交审议。

  如今联合编制消费品协同发展方案,则是这一良好合作态势的延续——按照该方案,到2025年,两地特色消费品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成为继汽车、电子信息和装备产业之后,又一个万亿级产业。

  制造业合作如火如荼,金融业的合作也亮点纷呈。

  目前,两地形成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推进金融市场和监管一体化建设。两地13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双城(重庆)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45亿元,为两地平台公司和优质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服务,填补了重庆信用增进机构的空白。出台《外汇管理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两地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企业互认互惠,成功申请异地办理外债登记、异地选择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合作银行等4项外债便利化试点在成渝地区落地,成为全国首个跨地区开展外债便利化试点的地区。

  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同样渐入佳境。

  两地共同推进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已揭牌运行,金凤实验室已有首批9个科研团队入驻。

  同时,两地共同聚焦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自动驾驶等领域,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随着两地不断深化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中新(重庆)超算中心等已经实现创新数据和算力相互开放共享。

  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更加密集。

  以交通合作为例。6月20日7时32分,随着G52次列车驶出重庆北站,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自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再增一条“动脉”。

  如今,陆上,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重庆至安康段)初设工作加快推进,成达万高铁成都至达州段初设方案已获批;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渝昆高铁(重庆段)全线施工;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实现高速直连。

  空中,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改扩建有序推进,万州机场、黔江机场加快建设。

  水上,长江朝天门至涪陵段、渠江航道整治加快推进,乌江白马、涪江双江航电枢纽主体工程及万州新田港二期加快建设。

  又如能源合作,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川渝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加快建设。

  再如,河湖联防联控,两地首创设立跨省市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为川渝河道再添一道“安全阀”。在该项合作机制下,两地将在跨界河湖开展联防联控,并联合打造全国首个长江干流生态保护跨省补偿机制样板。

  此外,川渝5G网络覆盖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城区全覆盖,两地144个部门和单位实现政务数据互挂共享。

  “双城”生活越来越便捷

  “真是没有想到,在成都给孩子办理重庆户口这么方便!”

  近日,通过川渝合作的一项便民机制——川渝通办,在成都的王先生,并没有回到重庆荣昌的老家,就给刚出生的孩子办理好了重庆户口,还购买了新生儿社保。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一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底色。2020年12月14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推动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6方面16项重点任务。

  2022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事项(第二批)发布,推进川渝高铁、动车乘车证件电子化、取消座机通话长途费等举措广受好评。

  生活便捷,办事也要省心。2020年10月,聚焦交通、就业等群众“身边事”,首批95项政府服务“川渝通办”事项推出。2021年10月,“川渝通办”落地事项增至210项。今年2月,第三批101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发布,车辆购置税申报、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等区域“个性化”事项更多,更贴近川渝实际。

  此后,两地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上协同发力,共同审核完成川渝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区域协同试点事项要素表和业务指南,依托“川渝合作‘职’等您来”求职招聘专区,共建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两地社保参保证明互查互认。

  同时,两地公共交通领域“一卡通”,实现成渝地区基于交通运输部标准公交卡互联互通;遂宁、潼南成为“一卡一码通”试点地区,累计开通18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期间,审议通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创新提出开展跨省市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此后,川渝加快落实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同实施林长制,建设营造林62.1万亩。

  如今,两地共享空气质量监测数据100万余条。今年1—4月,按照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川渝直接审批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申请51件、共1.88万吨。

  以党政联席会为抓手,递进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在共同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类似案例,比比皆是。

  例如,为丰富两地居民文化生活,川渝旅游和文化部门联动,共同举办的2022川渝春节联欢晚会、第三届成渝双城历史文化论坛等,广受好评。即将举行的第五届川剧节上,两地名家也将联袂同台演出。

  下一步,双方还将共同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共同筹备智博会、西洽会、西博会,共同申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等。

  又如,为提升两地的医疗和健康服务能力,目前,川渝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单位扩大至川渝两地所有三甲医院;川渝地区养老机构设立备案一网通办正有序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加快建设,成渝地区“2小时航空救援圈”日渐成型。

  重庆四川携手同行,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一个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特征初显。

  (相关报道见5-8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