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重庆自贸试验区期待“更进一步”
第005版:重报深度
上一版 下一版 
乘着歌声的翅膀
重庆自贸试验区期待“更进一步”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务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四五”规划》发布
重庆自贸试验区期待“更进一步”

  西永微电园

  重庆自贸试验区

  6月8日,市商务委召开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解读会,明确重庆于日前正式印发《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下称《规划》)。

  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5年,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今,《规划》发布,也代表着重庆自贸试验区迎来了新的篇章。

  当好重庆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提单,是一种物权凭证,可以作为国际信用证附件,能用它进行融资押汇,具有金融属性。在以往的国际贸易中,仅有成熟的海运是提单。

  重庆利用中欧班列等铁路优势,在全球首创了铁路提单。202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针对全国“铁路提单第一案”进行判决,明确了铁路提单的物权属性。

  这推动了重庆进一步探索陆上贸易规则。截至目前,开立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实现批量化运用。

  探索陆上贸易规则,正是重庆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的体现。自2017年挂牌以来,重庆自贸试验区一直将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创新引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风险压力“测试区”的作用,成效明显。

  目前,重庆自贸试验区就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全部落实。国家部署的复制推广经验案例、深化改革创新措施落实率超过90%。自主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88项,向全国复制推广7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等创新做法被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表彰。相继获批全国第四个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过境144小时免签证、跨境电商B2B出口等试点政策。

  “先行先试”,也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重庆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41项市级管理权限下放到各片区;打造大数据综合监管平台,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双随机”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率先推出“全程电子退库系统”,大幅提升退税办理质效;颁布施行自贸试验区条例,成立全国首家覆盖全域、专门化的自贸试验区法院,设立西部唯一的商标审查协作。

  一系列叠加优势下,产业集聚效应在重庆自贸试验区内突显。

  目前,重庆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截至今年4月,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超过8万户,集聚全市超过1/4的进出口企业。新兴产业不断聚集,信息传输、高技术服务等企业占比超过75%,BAT、埃马克、博世、万国数据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

  “百尺竿头”期待“更进一步”

  挂牌5年,重庆自贸试验区不负所托,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如今,已是“百尺竿头”的重庆自贸试验区迎来第二个五年规划,它所期待的,自然是“更进一步”。

  未来的重庆自贸试验区目标为何?《规划》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到2025年,形成以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互通枢纽、产业发展样板、营商环境标杆。

  到2035年,全面建成改革开放新高地,成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相融、市场相通、创新相促、规则相联的水平大幅提高,接近国际先进自由贸易港标准。集聚全球资源要素能力大幅增强,成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核心载体和平台。

  还有更具体的目标——

  制度创新实现新突破。自主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累计数量超过12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改革经验案例累计数量超过10项,向全市复制推广自主培育的制度创新成果累计数量超过100项。陆上贸易规则、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个性化探索取得新成效,基本建立与国际先进经贸规则接轨的制度型开放体系。

  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新提升。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数量超过15个。物流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运行数量达到3000列,国际客货运航线数量达到115条。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开放平台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基本建成。

  开放型经济呈现新成果。市场主体累计数量超过10万户,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6300亿元,“十四五”期间外商直接投资(FDI)累计达到55亿美元左右。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超过50%,基本建立开放型产业体系。

  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市级管理事项下放数量超过60项,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事项数量达到200项。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法治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化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国际一流行列。

  多维度发力迈向新目标

  目标清晰,自然路径明确。对于如何实现目标,《规划》也给出了方向。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开放,通过主动适应全球产业链重塑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聚焦投资贸易、金融、数据、国际运输、人才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深层次改革创新。

  二是推动重点产业开放发展,主动发挥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强化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根据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基础和未来5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推动汽车、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专业服务、新型国际贸易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是引导各片区差异化发展,根据重庆自贸试验区各区域产业禀赋,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重点,推动协同创新、差异发展。

  四是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通过主动适应全球产业链重塑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加快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五是推动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强化目标、领域、产业、政策、机制、时序“六大协同”,深入推进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依托示范区积极推进与市内其他开放平台以及国内外重点地区的协同协作。

  六是推动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在市级及以上开放平台(含各类经济功能区)创建一批联动创新区,探索推进信息共享、制度共建、模式共创。

  七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精准改革、精细落实、精心服务,不断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效能,加强法治保障,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

  八是强化规划保障实施,通过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实施,强化风险防控,加强统计评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唐勖 图片由重庆市商务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