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重庆自贸试验区期待“更进一步”
第005版:重报深度
上一版 下一版 
乘着歌声的翅膀
重庆自贸试验区期待“更进一步”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乘着歌声的翅膀
——一个童声合唱团的10年成长记
本报记者 刘一叶

  重庆大剧院,合唱团的孩子们正在表演。(摄于5月28日)(重庆大剧院爱乐童声合唱团供图)

  重庆大剧院,重庆大剧院爱乐童声合唱团十周年音乐会演出现场。(摄于五月二十八日)

  5月28日晚,重庆大剧院中剧场内,人潮涌动。

  重庆大剧院爱乐童声合唱团团长刘曼整理了一下长裙,从后台的缝隙望向坐得满满当当的观众席,不禁心生感慨。

  2022年是重庆大剧院爱乐童声合唱团(以下简称合唱团)成立的第十个年头。5月28日当天,合唱团10周年音乐会在重庆大剧院上演。没有过多的宣传,没有炫目的灯光和华丽的舞美,这场音乐会依旧吸引了不少观众。台下座无虚席,其间掌声不断。

  10年间,合唱团给孩子、家长以及重庆这座城市带来了哪些变化?

  坚守 最困难时一个班里只剩下3名团员

  合唱团的10年,亦是一场音乐教育试验。拿刘曼的话来说,就是爱与陪伴。

  1995年,在北京读书的刘曼有幸欣赏了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合唱团的演出。清澈空灵的童声从剧场上空悄然流泻,让她大为震撼。或许就是在那时,创办一支童声合唱团的愿望在她心田深处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

  2007年,刘曼在重庆创办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公司。彼时的重庆音乐市场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刘曼意识到,要培育重庆的音乐市场须从培养懂得欣赏音乐的观众着手。于是,她决定回归自己最初的音乐教育专业——着手抓儿童音乐的基础教育,组建一支专业童声合唱团。

  不久,刘曼专程去了北京,向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黄越峰、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合唱团指挥杨鸿年请教教学体系。同时,她还通过不断寻访,陆续结识了几位热爱音乐教育的朋友。志同道合的一帮人凭着各自的专业背景,暗下苦功,积极备课。

  2012年5月,重庆大剧院爱乐童声合唱团成立,这是重庆首个以“爱乐”命名的合唱团,也是重庆首个有授权、有规模、有组织的少年合唱团。团员们大多是来自重庆各区的中小学生,年龄分布为3-17岁,经过节奏、音准、乐感三个基本层面的考察,孩子们被分到基础班、预备班、演出队,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进行专业的合唱训练。

  其间,合唱团还参与了大剧院上演的经典剧目,与一流合唱团同台演出。比如,在合唱团成立不到3个月之际,孩子们就作为表演嘉宾参加了重庆大剧院“艺术之星”专场文艺晚会;2013年,合唱团在重庆大剧院与美国著名的亚利桑那图森男童合唱团进行了友好交流活动;同年,他们应台北爱乐合唱团邀请,参加了“第十三届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

  尽管孩子们在舞台上的演出有时只有几分钟,但在台下指导老师得耗费大量的训练时间,尤其是每个周末,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课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由于合唱艺术在重庆还并不普及,一些家长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孩子的学习成效选择退出,导致团员流失率很高,最困难的时候,20余人的大班只剩下了3名团员。

  这样举步维艰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加上水电、教师的工资、场租等费用,合唱团基本上靠着刘曼对童声合唱的执着,掏钱“倒贴”维系着。

  “为什么家长不重视合唱?”这是包括刘曼在内的合唱团老师们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成长 趣味教学让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自信

  带着疑问,刘曼开始利用假期前往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等地知名的儿童音乐培训机构,寻求答案。

  经过与音乐教育者进行反复交流,刘曼终于找到了原因。“在舞台上,合唱似乎变得模式化,小朋友们摇头晃脑,表情和肢体动作极尽浮夸,有失童真。而在训练中,孩子们又是反复练习超越年龄、能力范围之外的音域和歌曲。”刘曼认为,这种近乎拔苗助长的培养方式,透支了孩子的发展后劲,孩子不喜欢,流失率自然就会攀升。

  找到了“病根”,刘曼决定“对症下药”。

  2016年开学不久,她就从台湾引进了一套儿童音乐教育课程,并按照课程体系对合唱团的老师进行培训。随之而来的是,在课堂里,老师们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体验和游戏相结合,让孩子在游戏中完成学习乐理、发声等知识。

  该团预备演出班团员齐紫焱的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孩子刚接触音乐时,老师就把曲子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根据音乐速度快慢、强弱的变化,调动孩子的身体动作,进行趣味教学。“我的孩子有些好动,以前真担心她记不住曲谱。”齐紫焱母亲回忆,但经过专业的音乐培训后,孩子不仅能够把一首曲子记下来,而且审美眼光和整体气质也有了很大提升。

  在训练中,合唱团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及团队协作意识,学会聆听与配合。“以前我学习演唱时,就想着突出个人技巧。但现在我要考虑整个团队,音准、音色、节奏,包括身体的动作都要和大家保持协调。”礼嘉实验小学学生周妍言认为,学习合唱对自己的团队意识有了很好的启蒙和训练。

  此外,合唱团还不时邀请国内外知名合唱指挥家、音乐家为孩子进行声乐指导。10年来,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曹丁、孟大鹏,青年指挥家朱曦、邓卓锐、毛勇,儿童音乐教育家冯向青等先后来团开讲座。孩子们还有了与多名音乐家同台交流的机会,舞台表现力、发声方法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这些实践经历大大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及自信心。

  “我的孩子以前不懂正确的发声方式,只好扯着嗓子唱。”在学员游天诚的母亲付凌陵看来,错误的发声方法容易透支孩子的发展潜力,而合唱团有不少与著名音乐家同台交流的活动,经过再三比对,她选择让孩子进入该团。“在学习合唱的6年里,他参加了仙女山草原露营音乐季、还与石倚洁、杨光等著名音乐家有过同台演出的经历。通过这些舞台经历,孩子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自信了,遇到问题不怯场。”

  深思 如何创作出具有重庆地方特色作品

  10年,对于一名孩子来说,已茁壮成长为少年。而对于一个合唱团来说,10年磨练,它的成长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给我们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亮色。

  10年间,合唱团先后到维也纳、索契等城市进行音乐游学,并斩获了不少国内外大奖。尤其是在2017年,该团获得了具有中国童声“奥斯卡”之称的第六届中国童声合唱节最高组别D组金奖,同时荣获最佳指挥和最佳钢琴伴奏。随着合唱团开始在国内外舞台上崭露头角,他们亦从一个侧面向世界展示着重庆的形象。

  正是在这些成绩的鼓励下,合唱团迅速“开疆辟土”,先后组成了基础班、演出班、预备班、少年团,今年,又开设了古典童声班。师资队伍也从最初的全员兼职,到如今拥有不少全职教师,孩子们的课程也更加细化与专业。

  “童声合唱艺术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了他们的艺术情操,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深远影响。”青年指挥家邓卓锐表示,正是因为合唱团带来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了解童声合唱艺术。在孩子们的带动下,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剧院,感受音乐的魅力。

  10年来,我市部分中小学校也纷纷成立了合唱团,重庆人民小学合唱团、重庆少年宫银杏童声合唱团、涪陵童声合唱团等都具有相当水准,还拿过不少国内外的大奖,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支持孩子参加合唱团。

  针对影响日益扩大的童声合唱,有不少业内人士建议,从业者们应该用尊重艺术规律的教育形式、专业的合唱学习机制、高质量的合唱艺术伴随孩子们的成长。“重庆的童声合唱团队需要不断地去发掘更加优秀的师资、教学课程,鼓励更多的儿童参与到合唱团来,真正把儿童音乐基础教育做扎实。”邓卓锐称。

  “一座城市的文化应该更加多元化。”对于重庆童声合唱的未来,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刘光宇表示看好,“如今,重庆的合唱事业正遇上城市的快速发展、合唱交流日趋广泛的大好时期,校园合唱团、童声合唱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目前国内童声合唱的作品较少,如何创作出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童声合唱作品是当务之急。如何真正让音乐艺术融入城市的血脉,更值得我们深思。”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