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变“豆腐”一年卖出千万元19年筹集物资善款总价值300多万元市商务委将实施六大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我家菜园”受欢迎把坐等上门审批变出门迎客服务重庆出版集团推出“教育大脑”黔江:传承优秀家风家训 树牢全民家国情怀
第006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树叶变“豆腐”一年卖出千万元
19年筹集物资善款总价值300多万元
市商务委将实施六大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我家菜园”受欢迎
把坐等上门审批变出门迎客服务
重庆出版集团推出“教育大脑”
黔江:传承优秀家风家训 树牢全民家国情怀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大自然要食物

树叶变“豆腐”一年卖出千万元
返乡创业者杨兴才把乡野小吃制成畅销食品,带动脱贫户人均增收2000元
本报记者 赵伟平

  今年端午小长假,重庆雄森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森公司)好事连连:6月3日端午节当天,渝北区一客户再次向该公司董事长杨兴才订购了价值5万元的“神仙豆腐”;6月4日下午,陕西一家食品加工厂的负责人与杨兴才达成“神仙豆腐”的合作协议;6月5日,山东省潍坊市一家企业拿到“神仙豆腐”在山东的独家代理权。

  “神仙豆腐”,就是用灌木豆腐柴的叶子制成的叶豆腐,本是一种乡野小吃,为何在雄森公司这里成了畅销的特色食品?

  46岁的杨兴才是奉节县平安乡平安村人,初中毕业后到城里打工,后来在成都搞园林绿化。由于竞争加剧赚不到钱,2011年他回到平安乡双店村创业。经过一年多的考察,2013年杨兴才决定把当地传统美食“神仙豆腐”进行工业化生产。

  据县志记载,清朝以来,奉节民间即有用豆腐柴制作“神仙豆腐”的历史,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村民保留了制作“神仙豆腐”的技艺。

  为保障原料品质,2014年杨兴才流转4000亩土地种植豆腐柴,同时拿出200亩土地邀请市林科院专家进行豆腐柴良种育繁。

  虽然有了上等原料,但要把家庭作坊生产出来的小吃变成工业化生产的特色食品并非易事,因为每片豆腐柴叶子的果胶含量不同,很难对其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要不试试把鲜叶烘干?”杨兴才这样设想,并找到西南大学食品学院求助。经过专家一年多实验,豆腐柴叶子烘干技术获得成功。

  但让杨兴才始料未及的是,烘干解决了标准化生产的问题,但又出现了新问题——通过高温烘干,豆腐柴叶子的组织细胞发生变化,不仅颜色、气味达不到标准,果胶等营养也流失严重。

  “采用低温冻干技术试试?”杨兴才又设想。经过两年多的实验,2019年,专家将豆腐柴叶子加工成了速溶冻干粉。但产品面世后,市场却不太接受。

  “太麻烦了。”一位中餐店老板告诉杨兴才,速溶冻干粉虽然口感不错,但需要泡水进行二次加工。“为啥不能制作成即食食品?”中餐店老板问。

  中餐店老板的问题提醒了杨兴才。2020年,杨兴才投资新建两条生产线,经过一年多的摸索,2021年3月,公司生产的“神仙豆腐”系列产品“树叶凉粉”“树叶冰粉”成功上市,当年就获得不错的销量。

  清洗、杀菌、揉捻、搅拌、速冻、包装……走进雄森公司加工车间,10多位工人忙得热火朝天,有的在清洗豆腐柴树叶,有的忙着打包装箱,有的在调拌佐料。杨兴才说,眼下正是豆腐柴树叶采摘期,他每天除了到车间查看生产,还忙着收购农民采摘的树叶。

  “杨总不但免费提供树种,还包回收叶子。”每年6月豆腐柴树叶成熟后,双店村脱贫户郑万翠就忙个不停。她说,家里种有4亩豆腐柴,一斤树叶2元,一年光卖鲜叶子就要赚1万余元。在杨兴才的带动下,如今双店村、茨竹村等周边9个村千余农户共种植豆腐柴4000余亩,其中脱贫户147户,人均增收2000元。

  目前,雄森公司年加工“树叶冰粉”“树叶凉粉”300万件,去年销售额上千万元,产品远销辽宁、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老人、儿童、白领开发更多系列产品,让来自大山的树叶变成深受市场欢迎的特色食品。”杨兴才满怀信心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