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和汗水守护交通安全缙云山首次发现1.6亿年前木化石民警进社区教居民反诈知识远离烟草危害 重庆在行动
第005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用责任和汗水守护交通安全
缙云山首次发现1.6亿年前木化石
民警进社区教居民反诈知识
远离烟草危害 重庆在行动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1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系列报道02

远离烟草危害 重庆在行动

    我市开展控烟科普宣传

    重庆市无烟家庭建设宣传海报

    二O二二年春节控烟宣传海报

  “已经吸烟的人尽早戒烟,是减少烟草危害的唯一方法。”1月21日,在重庆市健康教育所10楼会议室的控烟海报前,重庆市健康教育所副所长赖维云表示。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超过100万人因吸烟死亡,因吸烟死亡人数已经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而在重庆,据2020年烟草流行监测结果显示,重庆市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人数超620万人(吸烟率为24.2%),超过一半的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控烟行动开展刻不容缓。

  危害巨大

  警惕电子烟“伪装”

  一支1克左右卷烟的危害有多大?

  据介绍,烟草烟雾中可检测出7000余种化学物质、明确致癌物质至少69种,可能导致肺癌、口腔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病等多种癌症,女性吸烟还可能导致受孕几率降低、流产、死胎、早产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缩短10年。针对当前疫情特殊情况,赖维云表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吸烟者感染新冠肺炎后,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也会更高。”

  传统烟草有害身体健康的理念被大众熟知,然而一种新型吸烟方式——电子烟正“伪装”成无害或危害小的用品,以“时尚、潮流”的标签吸引了更多的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8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超过1000万人,年轻人使用电子烟的比例相对较高,15岁-24岁年轻组人群电子烟使用率为1.5%。赖维云介绍道,电子烟液中含有甲醛等羰基化合物,甲醛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并且会抑制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运动,进而对呼吸道产生损害;与传统烟草相比,电子烟中加入的调味剂(添加剂)经加热雾化后也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存在健康风险。

  科学戒烟

  全市推行戒烟门诊

  如何才能真正戒烟?

  在目前,戒烟主要两种方式。第一种为自主戒烟,没有成瘾或者烟草依赖程度较低的吸烟者可凭毅力自行戒烟。不过,赖维云认为,对于烟草依赖程度较高者,此种方法成功率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通过行为矫正及使用戒烟药物等方式帮助吸烟者进行科学戒烟”。

  早在2008年5月30日,重庆首家戒烟门诊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随后,重医附一院、铜梁区人民医院等陆续开设戒烟门诊。2014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烟履约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设立戒烟门诊,提供专业戒烟指导和服务”。

  截至2021年底,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不含专科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戒烟门诊覆盖率达100%,累计建成237家戒烟门诊,其中,市级戒烟示范门诊已建成9家、在建3家,在建戒烟门诊培训基地2家。据介绍,戒烟门诊医生会对吸烟者的吸烟情况、成瘾情况和戒烟意愿等进行评估,针对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戒烟治疗方案,包括心理干预、行为替代、药物治疗等,成效显著。

  控烟履约

  多管齐下积极践行

  控制吸烟危害,中国一直在行动。

  2003年,全球控烟迎来历史性一刻——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通过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签署公约后,迅速行动,2005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2006年1月正式生效,开启了我国控烟履约进程。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2019年,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其中包含15个专项行动,“控烟行动”名列其中。

  在此背景下,同年11月,重庆市政府印发《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要求,加强控烟宣传教育,让市民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加快控烟立法进程,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推进医院、学校、机关全面禁烟;严厉查处违法发布烟草广告行为,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产品。

  随后,健康中国重庆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健康中国重庆行动(2019-2030年)》,细化落实《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9月29日,经重庆市第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重庆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赖维云介绍说,此前,由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教育所、西南政法大学等专家及工作人员组成的起草工作小组先后完成了我国20多年控烟相关立法及全国31个省市地方立法的文献整理工作,实地调研了全市20余个重点单位(地区),召开各类论证会、座谈会30余次,先后易稿40余次,形成《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经市人大两次审议,最终推动了条例出台。

  《控烟条例》共二十五条。《控烟条例》规定细致,各方主体的责任及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明确,形成有力震慑。《控烟条例》第一次明确公共场所的室内区域禁止吸烟(餐饮服务场所、住宿休息服务场所、公众娱乐场所的室内区域可以划定或者设置吸烟区),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青年少活动中心、运动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区域等室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让今后的控烟工作有据可依,有法可依。下一步,重庆市健康教育所将进一步贯彻实施落实《控烟条例》,加强有关宣传力度,同时全面掌握条例实施后控烟状况。

  此外,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多管齐下、全方位、立体化助推控烟工作的有效展开,并取得着实成效:市级多部门联合举办“重庆志愿服务季”——“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活动;重庆市健康教育所组织专家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宣传烟草危害,树立健康生活信念;开展烟草流行监测,针对市民和青少年、教师、医生、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开展调查,为制定控烟法规和政策措施、评估控烟工作效果提供依据;开展建设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机关、无烟企业、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场所建设活动,全市已建成无烟党政机关2839家,覆盖率为81%;建成无烟医疗卫生机构1468家、无烟学校3729家、无烟家庭63683个、无烟企业178家。

  控烟行动,推进有序。根据《健康中国重庆行动(2019-2030年)》的任务要求,到2020年、2022年和2030年,重庆市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24%、20%。同时,2022年,全市党政机关要基本实现建成无烟党政机关的工作目标。

  骆丹 图片由重庆市健康教育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