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渝东梁平,有一个名叫“牛头”的村,日前上榜《重庆地名文化地图》。牛头村里还有赤牛山、牛头寨和赤牛城,这些很“牛”的地名,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前往打卡,去追寻地名里隐藏的民间记忆及历史故事。
山是一座寨,寨是一座城。在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旁,横亘着一条长约十里、略带红色的山岗,于平地隆起,峥嵘嶙峋,形似卧牛,曰赤牛山。因山顶耸立着一座面积约300亩的寨子,又名牛头寨,也称赤牛城。该城建于南宋时期,是抗蒙御敌的军事堡垒,也曾是当地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清《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记载:“牛头寨,在县西二十里赤牛山上,亦名赤牛城。宋淳祐二年筑。周三百六十步,敌楼百四十三座,四隅有门,盖戌守之处。”当年,赤牛城与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等齐名,为拱卫重庆府、夔州府及荆楚之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末与二三驴友,决定登赤牛城遗址探秘。我们沿赤牛城东大门清幽的台阶拾级而上,过香气氤氲的百年柚园,穿饱经风霜的古城门,一盏茶功夫就来到了“有田土可耕、有林木可用、有泉水可饮”的寨顶,村民正忙于农事。跨“牛背”,登“牛头”,岩石上立有GPS地标桩,显示“高程612.81米”,与寨底海拔高差160多米,难怪有绝壁凌空之感。立“牛头”眺望远方,只见四面青山列翠屏;俯瞰寨下,山水田园美如画。于寨顶偶遇村民老文,他介绍说,如果在山下的仁贤镇上场口观山寨,恰似一头尾朝西南、头向东北的伏卧状巨牛,所以称其为牛头寨,还誉以“赤牛卧月”这个风雅名字,并被列入“梁山八景”。我回家细看航拍视频资料,赤牛山更像一首航空母舰,舰首在东,舰尾在西,宏大而雄伟,地势险要,难怪在冷兵器时代为重要的军事要冲。
梁平古称梁山,自古为东出西进、交通南北的陆路要道,乃“夔子咽喉”。作为强固的军事要塞,赤牛城历来是当地戍守要地。梁山从修筑牛头寨开始,到清嘉庆年间,总计修筑寨堡达217座,如闻名遐迩的滑石寨、观音寨、金城寨等。
2019年秋,梁平联合相关部门对牛头寨赤牛城遗址开展了田野考古工作,历时一年有余,发现并确认城门7座,内城城垣总长度3800米,城墙内面积有近20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东、西外城城墙皆为宋代所建,证明了文献中记载的牛头寨就是南宋末年所建赤牛城原址。我有幸参与了考古发掘过程的航拍、专家评审会等,专家们认为赤牛城时至今日还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这也为当地规划建设赤牛城宋元文化遗址公园提供了科学依据。
岁月悠悠,赤牛城沧桑的古城墙、断裂的寺庙建筑基石,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而今,赤牛城上居住了160多名村民,其中八旬老人有10多人,他们安享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赤牛城下,梁平都梁新区二期建设如火如荼,梁平高新区机器轰鸣,新城中央的赤牛溪湿地公园、拓荒牛雕塑与牛头村牛头寨上的赤牛城遗址遥遥相望,一幅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宜居宜业宜游并举的美好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