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唤醒“沉睡”的城乡闲置资源让厚重的典籍活起来过度消费“儿童网红”不可取微观点是谁在喝“天价岩茶”警惕“擦边球”式营销重庆首份人格权侵害禁令的价值
第011版:评论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在乡村振兴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唤醒“沉睡”的城乡闲置资源
让厚重的典籍活起来
过度消费“儿童网红”不可取
微观点
是谁在喝“天价岩茶”
警惕“擦边球”式营销
重庆首份人格权侵害禁令的价值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2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所思

是谁在喝“天价岩茶”

何勇海

  早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本是件普通、随意甚至佛系之事。然而有一种茶,消费者喝的不是茶与情怀,而是奢靡和挥霍。那是一种什么茶?

  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部分武夷岩茶价格呈现数倍乃至一二十倍增长,从每斤数千元、上万元涨至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今年春节期间,“天价岩茶”愈演愈烈,有的还打着“非卖品”名义高价出售,少数岩茶被炒作成“办事茶”“送礼茶”,成为热门高端礼品,并滋生回收、代售等变现业务。

  到底是谁在喝一盒两泡(1泡9克)标价16200元、每斤45万元之类的“天价茶”?据记者暗访,“天价茶”背后是一种“买者不喝、喝者不买”的畸形生态;也有人收了这么贵的茶,觉得喝不如卖,予以转手变现。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着权力寻租与利益输送。长此以往,势必蚕食反“四风”成果,败坏正在好转的社会风气。

  可以说,“天价岩茶”横行于市场,背后是根深蒂固的送礼文化。现实中,横行于关系网中的天价商品何其多哉?比如,天价月饼、天价粽子等早就因其“昂贵”而流向“权势”。只不过,在“天价岩茶”面前,天价月饼、天价粽子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值得警惕的是,“天价岩茶”具有相当程度的隐蔽性,要找对方法,方能精准打击。

  治理“天价岩茶”,一方面要整顿市场,常态化打击虚标价格、过度包装、乱贴标签、过度炒作、串通操控价格甚至以次充好等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反腐力度,将“天价茶”列入党员干部不得收受的名贵特产资源目录。对于用“天价茶”洗钱、受贿等行为严肃查处,公开通报,形成震慑。用过硬的制度约束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让送礼者无处可送,天价商品自然就失去了生存土壤。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