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聂晶 见习记者 刘一叶)本报的两篇报道,让从未接受过专业指导的73岁北碚农民画痴龙德信,上了人生的第一堂美术课。12月16日,重庆新时代农民画美术创作培训班开班仪式暨2020年重庆市基层美术馆馆长交流座谈会在合川美术馆举行。坚持美术创作11年的龙德信和来自我市十余个区县的近30名农民美术爱好者一起开始了3天的专业美术培训。
本报记者2011年报道了龙德信自学绘画的故事后,近日又到他家进行了三次采访,12月13日本报一版刊登了《11年创作600多幅画,农民画痴用手中画笔绘出乡村新变化》的报道,引起了市文化旅游委及重庆美术馆的重视,并促成了我市首个农民画培训班的开班。
这个培训班由市文化旅游委与重庆日报共同主办,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合川区美术馆、重庆日报文旅频道等单位承办,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方式,让农民艺术家们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龙德信是北碚金刀峡镇人,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指导。11年来,龙德信坚持绘画,创作了600余幅作品。他的画中,亭台楼阁、杨柳、炊烟、汽车、飞机、高楼大厦等栩栩如生,其中多件作品入选全国及市级画展并获奖。
参加本次培训的农民画家来自北碚、合川、綦江等10多个区县,他们中既有农民画爱好者,也有多年从事农村题材艺术创作的画家。第一堂课的授课老师、画家李毅力告诉记者,农民画是一个画种,是传统民间绘画的现代表现形式,只要具备这种表现的特征,农民、工人、教师、画家等创作的作品都可称为农民画。
龙德信老人坐在第一排,听得非常认真。他表示,学习之后将创作更多作品,展现新农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