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莎)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连日来,我市志愿者纷纷“出招”,手把手帮助老年人“玩转手机”,跨过“数字鸿沟”。
“妹妹,都说手机美颜拍照好看,你帮我设置一下呢?”“弟弟,手机怎么听川剧和评书?”……在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跃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一场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带来的“老年手机课程”正在开展,对老人们提出的问题,志愿者一一给予耐心解答,老人们学得虽慢,却很认真。
志愿者胡修琦介绍,街道辖区内老年人多,而且大部分已经用上了智能手机,但很多手机软件他们都不会用。“我们打算把网上预约、微信支付、扫码乘车等技能都教给他们,老年人跟上数字时代并不难,需要的只是社会更多的包容和耐心。”
在渝北区木耳镇电子医保码推广活动中,30名志愿者现场教老年人如何申请、使用电子医保码。老人罗江兰取出手机,打开微信,志愿者王元芳一步一步教她操作:实名认证、人脸识别、授权激活,过去这些对老年人来说比较麻烦的步骤,在志愿者的耐心教授下,罗江兰花二十分钟时间就掌握了。
老人告诉记者,他们也想跟上年轻人的步伐,不想被时代抛弃,“现在有志愿者帮忙,我们以后买药看病也能扫二维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