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打造韧性城市取得可喜成就重庆建设山水城市应强化城市韧性何为韧性城市打造“空海地”一体化安全智能平台建设公园城市 实现三个跨越敢于作为勇担当 上下一心抗疫情黔江 新时代志愿服务绽放文明之花
第006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打造韧性城市取得可喜成就
重庆建设山水城市应强化城市韧性
何为韧性城市
打造“空海地”一体化安全智能平台
建设公园城市 实现三个跨越
敢于作为勇担当 上下一心抗疫情
黔江 新时代志愿服务绽放文明之花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提议
打造“空海地”一体化安全智能平台

  如何提升城市应对突发重大应急事件能力?10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在“2020韧性城市·第三届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认为,超大城市打造“空、海、地”全覆盖一体化安全智能平台,在面对突发重大应急事件时,可做到积极有效的“事前预控决策、事中迅速应对、事后高效救援”。

  在陈湘生看来,韧性城市是指拥有足以容纳、维持现今和未来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管理发展所带来的压力的城市。作为支撑韧性城市的韧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城市的能源、交通网络、建筑群落,要适应韧性城市的发展。

  陈湘生指出,增强城市的韧性强度,需要融合政府、商业、交通、医疗、消防、气象、环境、公安等多部门数据,充分利用全域感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分析,打造“空、海、地”全覆盖一体化安全智能平台。

  如何建造超大韧性城市(群)?他建议,进行城市风险普查,建立城市风险分级分类账本;应用“韧性工程”提升城市韧性,关注城市隐蔽工程和生命线系统的可靠性;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管理提升风险监控、指挥和处置水平,提高物流和供应链的保障能力;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体系要求,以实现快速增强设施恢复性、智能性、耦联性、社会性和环境性。

  (文/记者 廖雪梅 杨永芹 图/首席记者 崔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