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教育追梦人质量立校 桃李芬芳
第016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乘风破浪的教育追梦人
质量立校 桃李芬芳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筑梦人

质量立校 桃李芬芳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西政附中)优秀学子成长侧记

    实践灵动——学生在仙桃数据谷进行研学实践

  锤炼向善之师

  引领学生成长

  “高三前期,由于没适应新的学习节奏,我的成绩一度下滑得厉害。”从初一入校,到升入本校高中六年时光里,冯胜认为自己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历过学习的低谷。

  但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他的问题很快便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得到有效解决。理综题做不完,物理老师就传授正确的答题技巧,让他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英语词汇量少,英语老师就指导他从基础的单词练起,慢慢养成注重积累的好习惯……

  “老师们的帮助给我的最大收获,是让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动脑的过程,科学的技巧与系统的思维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冯胜说。

  不是一味的知识灌输,而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两江中学一直以来坚持的育人理念,也是学校教师团队专业强、素质高的生动体现。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办学多年,两江中学始终注重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坚持抓师品、强师能,成就教师“上善若水”的品质,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生的快速成长。

  近年来,学校通过“校培+国培+外培+借脑培训”多级培训形式,搭建起以学校培训为主、年级组与学科教研组研训结合的集体备课制度。同时积极采取“内培+外引”的模式,开展教学大练兵,组织三课三赛,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今年,在疫情影响下,我们仍然坚持开展网络教研,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两江中学负责教研工作的刘红英介绍,学校本学期多轮次开展校本培训,参训教师1600人次,市区级网络培训35人,本学年论文发表30余篇,市级论文获奖11篇,起到了积极的辐射示范作用。

  通过大力实施教科研兴校战略,两江中学相继涌现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仅2019年,学校先后有87人获得市区级表彰,一支市级、区级、校级三级骨干教师队伍已然形成,正在不断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强劲的专业力量。

  打造灵动课堂

  演绎教学生态

  对冯胜来说,高中三年时光里,班主任张老师是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之一。不仅是平日里生活上的关怀与帮助,让冯胜受益匪浅的,还有张老师上的数学课。

  “我很喜欢听张老师讲课,课堂上他有激情,善于拓展我们的思维,也有很强的互动性,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能充满乐趣。”冯胜说。

  张老师的课堂,注重“有效教学”,善于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凡是发给学生做的试卷,他都会提前做一遍;讲解课程难点,他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演示,让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学生状态不佳,他直接让孩子们走出教室,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从以教为本到以生为本的教学关系转变,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轻盈“灵动”——张老师的数学课,正是两江中学开展教学改革,打造“灵动课堂”的精彩缩影。

  近年来,学校坚持“质量为立校之本”的思想,将改革提质的重心瞄准课堂主阵地,分别进行了初中“有效课堂”和高中“灵动课堂”的构建。

  其中,高中“灵动课堂”的构建,通过以按生本发展要求,实施部颁课程与校本课程达到“课程灵动”,以提升思维品质和能力达到“思想灵动”,以语言丰富、生动、精准、专业达到“语言灵动”,和以科创发明、校外实践达到“实践灵动”,四个维度发力,让课堂教学从高效走向卓越。

  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进一步向课程要质量。在落实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两江中学还通过开发系列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需求。

  如今,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化学)、市级精品选修课程《化学与健康》《趣味实验与生活化学》《高中化学测量与评价》等一系列荣誉的获得,正在让两江中学以课改推动教育优质发展的脚步走得愈发笃定。

  丰富特色教育

  拓宽育人途径

  在校期间,冯胜不仅一直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课堂之外,他也有着十分出色的发挥:全国数学联赛预赛一等奖、复赛三等奖获得者,“感动两江”年度十大人物,年度“校园之星”……各类荣誉的取得,不仅仅为他打上“优秀”的标签,也让他三年的高中生涯过得更加充实和有趣。

  “数学一直是我喜爱并擅长的学科,很高兴能有机会去往更广阔的舞台展示自我。”提到曾经的参赛经历,冯胜坦言,虽然最终没有拿到自己最理想的名次,但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开拓了眼界,对他而言都是宝贵的体验。

  事实上,在两江中学,“成绩”从来不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学校致力于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个性和特长,并积极提供多元化发展平台,让“促进学生主动、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育人目标变为现实。

  不仅限于学科竞赛,一直以来,学校都以“善教育”为核心理念,强化特色教育,紧抓体艺和特长,加强美术、音乐、体育特长生管理、训练、培训,着力打造合唱、舞蹈、跆拳道、羽毛球、足球、田径和网球等团队的建设,成效显著。

  作为特色教育的实践载体,两江中学的社团文化尤为值得一提。社团原本是学校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发展兴趣特长的产物,但随着学生的广泛参与,如今学校社团数量已经扩展到27个,其中囊括了3d打印、数学建模、墨趣国画、环境地理等各个领域,其中,模拟法庭社、心晴心理社被评为重庆市高中优秀学生社团,形成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育人格局。

  日前,两江学子参加重庆市“巴渝好少年防疫小先锋”活动,书画组两幅作品获得三等奖,学校评为优秀组织奖;学生参加全国地球小博士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5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1人,优秀指导教师奖3人;学生参加重庆市青少年网球锦标赛、重庆市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重庆市青少年羽毛球精英赛等屡创佳绩……两江中学的师生正活跃在各大赛事、活动中,以出色的表现书写着两江学子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优秀答卷。

  谭茭 刘洋 赵刚 图片由两江中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