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重庆华峰成为行业冠军的法宝大渡口与四川音乐学院将联手打造钓鱼嘴音乐半岛大数据挖掘要“以用为主”科学城拟推出50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式套餐服务渝中区将建新型智慧城市智能中枢6家银行将向全市电子信息行业授信750亿元85个项目角逐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渝中:在城市蝶变中留住历史文脉图片新闻
第01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创新——重庆华峰成为行业冠军的法宝
大渡口与四川音乐学院将联手打造钓鱼嘴音乐半岛
大数据挖掘要“以用为主”
科学城拟推出50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式套餐服务
渝中区将建新型智慧城市智能中枢
6家银行将向全市电子信息行业授信750亿元
85个项目角逐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重庆渝中:在城市蝶变中留住历史文脉
图片新闻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渝中:在城市蝶变中留住历史文脉

刘刚 王龙博

  站在重庆南山向北望去,两江夹送的渝中半岛,一组组超高建筑群襟山带水,鳞次栉比,勾勒出重庆现代化都市的时尚轮廓。

  在这些摩天大楼脚下的大街小巷穿寻,时不时会发现各个时代的建筑和街区。这些老建筑,对千年重庆城做了一个历史回溯,留住了城市的历史文脉。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

  从公元前316年秦将张仪入蜀灭巴筑江州城,到蜀汉时期两江环绕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再到明代的“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重庆古城在渝中半岛上逐渐成型。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让渝中半岛成为重庆母城,也成为重庆历史的缩影。

  渝中区专门对重庆历史人文核心展示区价值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筑学家陈同滨带领的团队梳理出渝中区的历史脉络、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各时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运用世界遗产的价值标准体系,提炼、归纳出它的价值主题和特征。

  陈同滨团队认为,渝中区海量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六大价值主题,即重庆山地江城的母城、国家战略大后方的军政中心、长江上游水运枢纽和经济中心所在地、中国西南腹地移民交汇门户、巴渝文化传承发展地、中国早期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发源地。

  半岛上的渝中区,目前仅开放的博物馆(陈列馆)就有26家。其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属一级博物馆。

  面对大规模旧城改造中如何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这一历史难题,重庆市渝中区近年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旧城蝶变与历史传承的和谐统一。

  对城市传统建筑保护要有一种情怀

  一组组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的建筑群。这就是重庆最早命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湖广会馆。从1998年初开始对湖广会馆的保护进行研究、策划算起,到2003年底重庆湖广会馆正式动工修复,再到2005年9月建成开放,这项文物保护行动时间跨度长达八年。

  如今熠熠生辉的湖广会馆建筑群,为后人了解、研究重庆移民历史和会馆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载体。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可以说是重庆投资最大、影响最广、效果最好的文物建筑修复工程。它的成功与经验,在保护修复中把握的理念和原则,在工程中使用的特殊技术和方法,包括世界银行和国外咨询机构对湖广会馆长达四年多的技术协助,都为重庆乃至国内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提供了范例。

  城市文物保护要有规划和政策保障

  湖广会馆,是渝中区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缩影。

  从“十三五”开始,文物保护工作被纳入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编制了《渝中区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重庆市主城区传统风貌保护和利用规划》《重庆历史人文核心展示区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等。

  在规划的引导下,一批保护等级高、社会关注度高、安全隐患大的文物建筑得以及时保护修缮。近年来,渝中区先后完成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东华观藏经楼、郭沫若旧居、中苏文协旧址、中法学校、沈钧儒旧居、孙科旧居等50处文物修缮工程。

  有了规划,还需要政策措施配套,“有了政策保障,文物保护人员、经费才能跟得上。”渝中区副区长蔚传忠表示,他们的财政预算内文物保护经费支出逐年增长。与此同时,渝中区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并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保护网络,确保了文物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风貌街区保留住城市记忆

  对于老重庆而言,十八梯是一处承载着城市温度的场所。如何让像十八梯一样的文物点“活起来”,重新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渝中区给出的方案是打造风貌街区。

  结合辖区内文物与历史遗迹资源,渝中区目前已划定历史文化街区3处,传统风貌区9处。

  市中心的鲁祖庙老街区是重庆旧城文化的代表,也是当地民间文化发源地之一。在推进鲁祖庙片区改造中,渝中区坚决摈弃“大拆大建”模式,坚持整体风貌、主体建筑、空间肌理、街巷尺度“不改变”的基本原则。

  目前,鲁祖庙传统风貌区正通过大量保留原建筑、大量保留原住民,采用“修补式、缝合式、针灸式”的手法,优化节点景观,增加文化旅游体验,成为传统风貌区中的样本片区。

  “在文物保护和风貌街区打造中,我们格外注重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自然和谐性等原则,进而促进历史与现代融合共生。”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山城巷、打铜街、马鞍山、李子坝风貌区打造已初见成效。

  历史文化资源成现代都市发展“养分”

  今年6月,注册资本金达108亿元的中国银行金融租赁业务全球总部落户渝中区。中银金租项目落户背后,与解放碑片区一栋旧址密切相关。解放碑小什字附近,集聚着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其中一栋便是中国银行旧址。

  早在2018年,渝中区相关领导就积极与中国银行联系,希望联合回收利用这个旧址。经过此后多轮商谈,双方最终确定在旧址上共建抗战金融博物馆。

  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事后表示,渝中区这种尊重历史的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是促成中国银行金融租赁业务全球总部落户渝中的原因之一。

  7月,位于渝中区的解放碑步行街被评为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解放碑片区历史文脉厚重,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是重庆文物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自2018年改造提升工作启动以来,渝中区通过对中英联络处等旧址保护修缮再利用,并适时引入轻型业态,不仅增添了解放碑的文化味儿,也让老建筑在步行街打造中重焕生机。

  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了渝中区发展的资源。

  渝中区依托传统风貌区、山城老街区,联动打造红岩村、WFC观景平台以及长江索道等一批重点景区,结合山城步道建设、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形成古城墙游、抗战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历史街巷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相继修复建设的极具山城特色的洪崖洞、缆车、过江索道都成了网红打卡的热点。

  (据新华网重庆9月7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