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以案四改”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庆选调400名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攀高望远唱大风夜访山村看脱贫重庆“智慧林长”精准巡山护林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以案四改”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监管
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重庆选调400名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攀高望远唱大风
夜访山村看脱贫
重庆“智慧林长”精准巡山护林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6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攀高望远唱大风

  (上接1版)

  ——第一时间启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保卫长江母亲河。汇集25万名志愿者,开展活动4.3万余场次。

  ——第一时间启动“文明新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创建193个示范岗。

  ——第一时间启动“阻击新冠病毒、我们共克时艰”志愿服务行动,84万余名志愿者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第一时间启动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全覆盖,推进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开展健康知识普及。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通过“衣食住行游”文明生活行动,吸引市民参加1000多万人次;通过“文明礼仪我带头·争做重庆好市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培训1.3万多场,受众100多万人。

  力推“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等系列劝导活动。劝导各类乱穿乱行人员30万余人次,车辆100余万辆次。

  餐馆里,“吃得文明、使用公筷”的标语随处可见;景区里,乱扔垃圾、折枝摇树的情况越来越少;斑马线前,“车让人、人快行”“我文明、靠右行”,成为最美的风景。

  各地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学雷锋志愿服务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596.4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8万个,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5.6万个、总时长7900多万小时。

  心有高标,方可致远。通过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托举社会奋发向上之心,汇聚起力争上游、勇攀高峰的磅礴力量。

  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拓展精神文明创建——

  共建共享惠民生

  近三年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创造了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实实在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把人们头脑里的精神文明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

  深化“志智双扶”专项行动。聚焦18个深度贫困乡镇,量身定做帮扶举措26项,举办“决战决胜 奋斗有我”市级示范访谈活动,开展“身边的脱贫故事”微访谈8000余场,广大群众深受教育。

  广泛开展“我们一起奔小康”活动,聚焦深度贫困乡镇开展帮扶7800余场。深入开展“爱心进农家”活动,发动3000余个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开展活动3.2万场次。

  用心用情真帮扶,做实做细助脱贫。努力摆脱“等靠要”思想,在秦巴腹地的城口县,456户贫困户递交申请书主动摘掉“贫困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不断推动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

  城为民建,市为民享。

  以精神文明创建为牵引,“大城细管”日趋规范;“大城众管”氛围浓厚,中心城区商户自愿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6.6万份;围绕770余个重点项目“梳妆打扮”,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治乱拆违”,减少乱停车、乱摆放、乱刻画;“街净巷洁”,让主干道街面干净整洁,背街小巷更有内涵;“灯明景靓”,提升“两江四岸”灯饰景观;“江清水畅”,确保长江母亲河一江碧水向东流;“城美山青”,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大城治理,机杼万端,桩桩件件都是“天大的小事儿”。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共治共管共享,城市的“里子”和“面子”更加亮丽。

  营造见贤思齐氛围,弘扬时代楷模精神。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来促进精神文明创建——

  榜样力量催奋进

  伟大时代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伟大事业需要榜样力量的引领。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把典型示范引领作为有效途径,使学习先进典型、评选先进典型的过程成为广大群众践行道德规范、推动道德建设的过程,让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全市坚持群众评、评群众,选树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每三年评选“道德模范”、每两年评选“富民兴渝贡献奖”、每年评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每月评选“身边好人”,年均群众投票数超过1500万人次。

  好人越选越多、先进越推越广。

  从“子债父还”的吴恒忠、“坚守信义”的陈淑梅、李其云夫妇,到“舍己救人”的徐前凯和大凉山上的“铿锵玫瑰”谢彬蓉,到“时代楷模”马善祥和杨雪峰,再到“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雷锋的士”队员们,他们大都来自基层一线,工作岗位、成长经历不尽相同,但他们的道德底蕴、精神本质却一脉相通,是一座座精神丰碑。

  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出“时代楷模”2名、全国道德模范10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0名、“中国好人”216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3名;全市选树了感动重庆人物、重庆好人、最美志愿者等市级先进典型5000余名,形成了群星璀璨、德耀巴渝的社会效应。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各级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下,各个层面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蓬勃展开。全市各地通过“榜样面对面”等活动,让道德模范看得见、学得到,以德润心的同时,达到了以文化人的效果。

  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

  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

  最是文明花开时,攀高望远唱大风。团结着!行进着!奋斗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如火如荼,“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更加如诗如画……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