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医疗救助、特殊帮扶等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变与不变看两会加快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积极参与国家大数据中心区域试点补齐偏远农村学校优质教师不足的短板让科技在这里孵化转化  让员工在这里成长成才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第005版:聚焦2020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建立医疗救助、特殊帮扶等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变与不变看两会
加快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积极参与国家大数据中心区域试点
补齐偏远农村学校优质教师不足的短板
让科技在这里孵化转化 让员工在这里成长成才
重庆市南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杜惠平——
补齐偏远农村学校优质教师不足的短板

  本报讯 (记者 周尤 戴娟)本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杜惠平提交了《关于解决偏远农村学校高质量均衡发展难题的建议》的提案。

  他以西部某区为例,该区连续5年抽测的115所学校中,排名最后10名都是偏远农村学校。其中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最后20名基本也都是偏远农村学校,偏远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学校总成绩相差32%以上。

  对此,杜惠平建议,在合理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过程中,办好偏远农村地区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或办学点,甚至扩展其范围以覆盖学前教育。

  杜惠平认为,偏远农村学校不仅存在教学质量问题,还面临着教师队伍建设难的问题。对此,他建议在教师共享机制上高起点、高要求,补齐偏远农村学校优质教师不足的短板,推行“县(区)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实现从城市到偏远农村学校的“纵向均衡”,以及学区内、集团化学校内的“横向均衡”;改革偏远农村学校教师的招聘办法,提高偏远农村教师资格“入口关”,保证其与城市学校教师招聘条件相当或更高,继续探索办好公费师范生教育;改变现行教师交流办法,既要提高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频度和效度,更要注重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管理和培训水平;提高偏远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标准,职称评定、交通补助、评优评先等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

  而对教育环境较差问题,杜惠平认为可从五个方面进行改进,即夯实管理体制保障、夯实基础设施保障、夯实教育经费保障、夯实教育技术保障、夯实教育舆论保障,让广大乡村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