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至朝天门航道整治月底完工深化“双晒”影响 谱写“双晒”新篇联动开展三大重点工作项目平安建投将在渝打造“大健康产业园”搭建高端智库机构合作平台小厕所“改”出大民生“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启动
第004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九龙坡至朝天门航道整治月底完工
深化“双晒”影响 谱写“双晒”新篇
联动开展三大重点工作项目
平安建投将在渝打造“大健康产业园”
搭建高端智库机构合作平台
小厕所“改”出大民生
“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启动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5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厕所“改”出大民生

  (上接1版)

  “改厕时,我们只负责选好地址,把坑挖好,剩下的事儿都是工程队来干,自己没花啥钱。”余木平说。

  树典型广宣传

  “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

  其实,余木平一开始并不愿意改厕,“几十年都是这样,有啥好改的?费事。”

  和余木平抱有类似想法的村民并不少,该怎么办?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左智慧说,从去年起,玉峰山镇就落实专人入户进行宣传,开院坝会、发宣传单、看宣传片,引导群众参与改厕工作、认同厕所革命。

  为打消群众顾虑,该镇发动村干部、党员率先带头改厕。玉峰村党委副书记雷世勇就是带头人之一。“改造后的厕所没有了臭味,也没有蚊蝇,周围邻居都来参观,看到卫生厕所又干净又方便,也都跟着进行了改造。”雷世勇说。

  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还通过集中宣传活动、打造文化墙、张贴标语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等措施,向群众宣传卫生与健康、防病除害知识和改厕的意义,让村民对改厕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改厕要实现群众满意,让农户由‘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说,2019年,我市对1000余户农户改厕效果进行了抽样调研,数据显示,农村改厕工作满意度达84.6%,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我们还督促镇街、村居在验收每一户化粪池时,务必同群众讲明、讲透维护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黄明会说,农村改厕重“建”也要重“护”,关键要从观念上引导人们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在妻子胡保荣看来,余木平就改变不少,“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洗手洗得可勤了,爱干净多了。”胡保荣说,老两口如今在带外孙女,女儿也很放心。

  实行“一厕一档”

  全市排查已改厕所131.73万户

  “改造这个厕所,街道和村里的干部没少往我家跑,全程都在指导监督,我们省心也放心。”近日,璧山区来凤街道登凤村村民王波感慨地说道。

  农村改厕虽然只是几平方米的小工程,却是大民生。为此,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璧山区相关委办局分别组建调研组和督导组,适时开展调研督导,驻村干部还经常到现场进行指导,以保证改厕的质量和标准。

  “我们对厕所改造的选址和施工都做了清晰、易懂的细化,让基层干部和普通民工能够看得懂、照着做。”璧山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沙坪坝区,项目涉及镇村还向改厕户发放了改厕服务卡,公布改厕质量监督及服务电话,两年内厕具出现任何问题,均可上门维修,为村民解了后顾之忧。

  李彤介绍,目前我市对改厕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即“一厕一档”,将台账建到村、落到户。并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改厕工作大排查,全市已排查131.73万户,目前正在开展新一轮问题排查整改。全市还实行“月报表、季调度、半年督导、年度考核”,建立日常督导反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相关区县发放整改通知书。

  建公厕

  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来自市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除户厕改造外,2018-2019年,全市完成农村公厕改造2450座,累计完成7407座。

  农村公厕的改造,也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因为有“远山有窑”“天籁萤火谷”等特色旅游项目,近年来,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火了,然而,村里发现了新的问题:因为没有公厕,许多游客只得到村民家“行方便”。村民刘燕家的厕所就常常被游客借用,“有时候10来个人排着队来,上厕所很不方便。”平常无人关心的公共厕所,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障碍。

  农村“厕所革命”则为三河村发展乡村旅游解决了难题。“去年村里新建了一座卫生公厕,今年还将再建一座,游客如厕难的问题将会大大缓解。”三河村村委会主任王菲说。

  如今,乡村旅游在沙坪坝区如火如荼发展,农村公厕是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展示农村形象的重要窗口。为此,沙坪坝区不仅让公厕“从无到有”,还让公厕“从有到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