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百桌火锅宴 小学生悦享“食”光开展环保教育 培育时代儿童教育部启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申报数字化赋能新智慧教育探索风能奥秘 提升科学素养中小学艺术课增添舞蹈、戏剧、影视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点亮青少年创新梦想打造校园禁毒图书角 护航青春不“毒”行厚植沃土润科学素质 立德树人育强国英才
第0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校园百桌火锅宴 小学生悦享“食”光
开展环保教育 培育时代儿童
教育部启动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申报
数字化赋能新智慧教育
探索风能奥秘 提升科学素养
中小学艺术课增添舞蹈、戏剧、影视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点亮青少年创新梦想
打造校园禁毒图书角 护航青春不“毒”行
厚植沃土润科学素质 立德树人育强国英才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化赋能新智慧教育

记者 曾露娇

  “我今天参加实践劳动课,获得了5积分。”

  “我这次体育打卡也获得积分。”

  “我要用积分兑换一个本子。”

  …………

  如何交好数字校园建设答卷?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重师附小”)在科学城“科创高新·智慧教育”探索的引领下,秉持“因生而动,顺性扬才”的办学理念,依托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和重庆高新区新智慧教育平台,创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数字教学、数字评价、数字管理三维联动,促进“教—学—评—促”一体化发展,打通激发学生内驱力和链接学校数字网络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数字教学

  数字化赋能因材施教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固定的培养模式。”重师附小书记梁科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依照学生天赋差异和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是重师附小长期以来坚持的人才培养理念。”

  为了在几十个学生和一个老师的配比下,仍做到因材施教,重师附小依托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库,深度推进教学交互,建好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智能场景、信息数字等四大校本课程,整合平台课程教学中的科学、劳动与技术等优质课例,辅以院士讲堂、科学公开课等,加上平台中细化到教材章节的体系化同步资源,结合信息化备课,可以极大提升老师的备课效率。“同时,通过智慧课堂教学系统、AI听说课堂教学系统,实时采集学生课堂活动、作业练习、发音训练等数据,经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后,可以形成学生个性化学情报告。”梁科介绍道,“老师根据报告薄弱点,结合平台相关数字资源,可以开展精准辅导和教学补充。依托学情数据下的教学,能够更加精细。”

  聚焦数字评价

  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

  重师附小依托重庆高新区新智慧教育平台基座,立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智雅评价”系统,设计“道德情操、学业水平、体育健康、审美创造、劳动实践、科技创新”等六个维度的一级评价指标,并在一级评价指标基础上设置“过程、学业、发展”等三类二级指标,共计33个过程采集点。采集数据后,“智雅评价”系统会对学生学习能力、行为规范、教学效果进行数字化分析,形成学生发展数字图谱。

  “通过数据采集后得到的数字画像能精准体现每个学生的特质,后续还会自动推送针对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重师附小德育中心主任岳敏说道,“数字化的德育评价深受学生欢迎,也让学生更易接受。”

  “我们在移动端构建涵盖管理者、教师、家长等角色的评价主体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PC端实时掌握孩子的‘成长足迹’。”岳敏一边在手机上演示一边介绍。据悉,“智雅评价”系统采用过程评价轻量化、学业评价智能化、发展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6个不同场景下设计了23种奖章。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每周各学科教师以奖章的形式发给学生,家长收到自家孩子的奖章后,可以利用平台扫描奖章上的二维码将该学科的分值计入学生个人积分。

  同时,重师附小鼓励孩子们多元发展,参加社团活动、比赛竞赛、家庭劳动、体育打卡等,也可获得奖章和积分。“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我们一般以任务形式发布,孩子们每次都会踊跃参与。”岳敏笑着说。

  “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园地,也是生活的训练场。”基于这一理念,重师附小将学生的个人积分作为虚拟货币,搭建物联网兑换系统,开设了两台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进行奖励兑换的积分自动兑付机,想用变现的方式让孩子们产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恰逢课间,不少孩子围在电子班牌前查询奖章、兑换积分、查看照片。还有些孩子来到积分自动兑付机前,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开始熟练操作,兑换一瓶苏打水、一袋饼干、一个文创笔记本……“除了学生的个人积分,学校还设立了班级积分。只要学校积分榜中的班级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就能兑换一次班级集体活动,观看一场露天电影、开展一次烘焙体验、承包一块劳动试验田等。”岳敏补充道,“学校想要用这种方式将学生个人成长与班级成长相关联,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真正参与到班级建设中。”

  推动数字管理

  构建家校共育新格局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现代化的校园环境。重师附小以数字化为杠杆,基于个性化管理服务实际需求,先后将学生安全、校园值周、班级考评、社团选课、智能排课等诸多场景实现数字平台赋能。

  “学校在数字赋能下优化校园常态管理,能大大提升教务管理效率;其次,学校聚焦家校共育,通过国家智慧云平台向家长推送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家庭教育指导。”重师附小校长郑霖表示,家长可以通过平台生成的数字画像了解自家孩子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以便实时改进培养计划。

  据了解,后续学校还将为每个学生配备数字手环,实现身份认证、打卡签到、定位监控、健康监测等,完善学生安全管理。“学校将通过对学生到校离校、校内轨迹、热力分布、静息心率、运动状态等数据进行分析,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活动热图、交友情况等,及时联通平台管理端、教师端与家长端,实现学生状态实时确认、安全实时预警。”郑霖介绍道,“下一步,重师附小将继续依托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和重庆高新区新智慧教育平台,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创新实践,联动数字教学、数字评价、数字管理,打造更加现代、更加包容、更具生命力的校园数字化应用生态。”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