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智慧工厂年底生产忙重庆54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纳米金属研究取得新突破重庆启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升行动“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首次入渝我市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走进小学推动科技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新能源汽车智慧工厂年底生产忙
重庆54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纳米金属研究取得新突破
重庆启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升行动
“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首次入渝
我市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走进小学
推动科技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纳米金属研究取得新突破
重庆大学科研团队研发新技术,填补全球范围内纳米级三维电镜取向成像技术空白

  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 实习生 卜俊丹)纳米金属研究在重庆取得新突破!12月1日,重庆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在全球顶级期刊《Science》(《科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纳米分辨三维电镜揭示变形镍的异常晶格转动》。这标志着由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晓旭团队自主研发的空间分辨率仅1纳米三维透射电镜技术,填补了全球范围内纳米级三维电镜取向成像技术的空白。

  电子元器件中有很多微纳器件,如果芯片想要做得更小、更好,需要对微纳器件进行改进。“传统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只能观察微纳器件样品的表层,或者观察材料内部三维结构的二维投影,这大大限制了人们对材料微观组织的认识,难以满足我们相关研究的需要。”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黄晓旭教授介绍,过去20多年,在全球范围内,空间分辨率在微米尺度的三维表征技术研发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应用促进了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但是,更多更深层次的材料科学问题需要纳米级甚至原子级的三维表征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需要提高三个数量级,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黄晓旭团队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基于电子衍射的三维透射电镜技术,空间分辨率仅1纳米,填补了全球范围内纳米级三维电镜取向成像技术的空白,将大大促进三维材料科学的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