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八一村,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全村最后140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开始,村里的撂荒地即将归零。
八一村,一个位于悬崖上的村庄,经过生态化整治和规模化经营,永久将农田变成高标准农田,2700亩撂荒地变成“粮仓”,今年亩产优质稻谷500多千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八一村的村民更加坚信:种好脚下的田,就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撂荒:田地变荒地
前些年,由于土地零碎分散,加上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的田地大量闲置荒芜。
“以前,这里的土地种啥都不好。”村民冉洪中说。两年前,在八一村,像这样的田地不在少数。即便是一些整修过的田地,也因面积狭窄,被村民称为“巴掌田”和“鸡窝地”。
怎样才能让村里的土地不再撂荒?恒合土家族乡和八一村一直在探索。
“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绝不能非农化,更不能放任撂荒。”村党支部副书记何中坤是土生土长的八一村人。他说,在2000年前后,白肋烟种植风靡一时,八一村因适宜的气候条件,开始种植白肋烟。
可好景不长。随着白肋烟市场的日趋萎缩,八一村开始转战种烤烟。但因受病虫害频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烤烟种植也一直发展不顺。同时,劳动力的缺乏和没有大户带动,导致无论白肋烟还是烤烟都只是农户零散种植,无法形成规模。整个村加起来也只600亩左右,其余土地仍然闲散荒置。
多次折腾没见到多少收益,村民对种地的热情降低。一时间,全村耕地大多闲置。
治荒:荒地变良田
改变来自两年前的一次议事会。2021年,恒合土家族乡被确定为重庆市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村民们与村支两委的干部们坐在一起,“议”出八一村发展新思路:利用当地土地肥沃、水源方便、气候适宜的优势,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开展高标准农田整治,盘活“鸡窝地”和“巴掌田”,大力发展高山优质稻谷和经济作物。
随后,系列举措摆上桌面:充分整合重点帮扶镇乡的资源优势,将撂荒地整治与建设粮食基地相结合,最大限度落实耕地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轮作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惠农政策,扶持粮食生产。
在优渥的政策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吸引下,万州区供销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李达山成为八一村首批“吃螃蟹”的种粮业主。
“要种粮,就种现代化的粮,种精品粮。”万州区供销合作社负责人程凌在村民大会上承诺:流转300亩土地,打造现代化的种粮示范区。
半年后,1000亩土地种上油菜的高标准农田出现在村民眼前——小田变成大田,层层梯田规模连片、错落有致、美观规整、山水林田和农家院落相得益彰。
今年春天,漫山金灿灿的油菜花盛开,绵延的大山黄绿成趣,生机盎然,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村画卷,引来无数游人,昔日沉寂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起来。秋天,稻谷收割季,田畴之间谷香飘荡,村民抱着沉甸甸的“谷袋子”,吃着香喷喷的白大米,丰收的喜悦在脸上流淌。
收获:良田变“粮田”
撂荒地之变,八一村“沉睡”的土地正成为“希望田野”。今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1000多亩,产优质稻谷50多万千克。随着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启动,余下的撂荒地也将在明年春耕前全部完成整治。
“不仅是建设,还要运营,真正从根子上解决撂荒问题才能形成长效机制。”恒合土家族乡党委书记魏卡说,“我们始终坚持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为兼顾农民、村集体和种粮业主三方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八一村大胆探索全新经营模式——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业开发公司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村干部参与管理。项目产生收益后,除固定的保底收益外,村集体、农民还将参与“二次”分红。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仅让撂荒地变“粮仓”,保障了“米袋子”,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经过标准化农田改造后的稻田,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千克左右提高到500千克左右,再加上水稻、油菜轮种,每亩纯收益从150元提高到400~600元。
当地打造的“稻田+民宿”乡村旅游IP,也让八一村成为万州稻香文化“火出圈”的网红打卡地,村民有的开起农家乐,有的卖起“山货”。仅水稻收割前后一个月,游客就达到2万人次。
远眺是青山连绵,近处是千亩稻田,生活在山水之间,八一村村民感叹:土地不撂荒,粮食有收成,旅游有收入,好日子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