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曾露娇)11月16日,2023年重庆市青少年健康巡讲走进重庆市涪陵第十六中学校,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三级心理咨询师李琳为孩子们带来了题为“特别的‘心动’感觉——青春期校园交往”健康讲座。
“青春期与异性交往是很正常的事情,异性交往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李琳说道。讲座刚开始,台下就在窃窃私语。这种话题,平时都是不让触及的“潘多拉魔盒”,此时拿到公开场合光明正大地谈,让很多孩子羞红了脸。
“大家知道什么是‘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吗?”李琳的提问就像是“深水炸弹”,直接把台下的孩子们“炸开了锅”,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知道,是一种心理畸形。”有一个孩子举手回答。“你说得很对!”李琳夸赞道,“优秀的父亲、母亲可能成为女儿、儿子心中第一个异性偶像,但如果孩子形成‘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一直延续至成年,将导致性心理发育不良,甚至形成择偶偏向。因此,形成良好的恋爱择偶观非常重要。”
“自然、适度的异性交往不会影响学习,明白和尊重自己青春期的情感,不压抑也不放纵。”李琳对青春期校园异性交往提出了注意把控语言、体态、目光、声调、空间等方面分寸的建议。
随着李琳老师专业的讲解,孩子们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而后谈到“青春期校园同性恋”“青春期‘性幻想’”“关于‘遗精’‘自慰’”等话题时,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在本子上做起了笔记。“目前,整个社会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性心理教育,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较为保守的。”李琳说道,“但是谈性并不意味着就要去尝‘禁果’,而是要对性建立正确的认识,减少随性而来的众多身心疾病。”
“孩子们会对很多东西好奇,老师或家长一味地避而不谈,反而越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不如给他一个渠道,已知的才可掌控。”讲座结束后,李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让孩子在网络上乱找良莠不齐的性知识,不如由老师或家长进行正确引导,并提供安全、正确的知识。
据了解,涪陵十六中按照“四自一导”的德育工作模式,坚持“五育并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养成、自我反思与教师引导相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加深了对青春期健康知识的了解,增强了对青春期自身认知能力,懂得了如何用专业知识解开青春期心中的疑惑。
据悉,近年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整合卫生健康系统精锐力量,从师资培养、平台建设、课程开发、健康教育等全方位入手,积极实施重庆市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取得一批优秀成果。本系列课程由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发,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多年来促进青少年健康行动成果集结转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