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声博会开幕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发展铜梁科技政策放“红利”助力实现“双倍增”全市首台隧道巡检机器人“上岗”中广核储能电站年底投用璧山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荣昌区大力推广应用“渝快码”改革“试验田”跑出发展“加速度”G6高分辨率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完成组装
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世界声博会开幕
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铜梁科技政策放“红利”助力实现“双倍增”
全市首台隧道巡检机器人“上岗”
中广核储能电站年底投用
璧山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荣昌区大力推广应用“渝快码”
改革“试验田”跑出发展“加速度”
G6高分辨率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完成组装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首台隧道巡检机器人“上岗”

  本报讯 (记者 黄秋彤 周邦静)近日,九龙坡区最新引进的全市首台侧壁轨道式结构监测机器人在华岩隧道“上岗”,该机器人能够有效实现对隧道结构病害的智能、高精度监测评估。

  在华岩隧道智慧化改造项目监控室内,工作人员通过华岩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在电脑后台就能实时掌握隧道的结构监测、安全预警、车辆统计、事件分析、病害类型等安全状况。

  “我们在隧道内安装了巡检机器人,整体采用导轨运行,根据隧道的断面结构情况将导轨架设在衬砌拱腰位置。运行时,巡检机器人通过视觉感知系统对沿途隧道衬砌进行扫描成像,并利用搭载的深度学习检测算法,实现对结构病害的智能、高精度识别。”据华岩隧道智慧化改造项目监测系统平台技术负责人汪培风介绍,设备能够满足10米距离内裂缝检测精度优于0.2毫米,检测准确率高于80%。巡检机器人检测到的病害点位、图像、数据等信息会同步到系统平台的服务器,管理人员可根据这些实时记录分析病害趋势,及时对问题进行相应处置。

  隧道巡检机器人“上岗”后,可代替人工完成隧道高风险区域结构病害的日常巡检,实现隧道结构病害的长期演化态势监控和复杂时空环境下的全覆盖监测,保障了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同时,巡检机器人运行速度可达2至5千米/小时,有效提升了巡检作业效率,提高了隧道监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为隧道养护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