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翼龙飞”科普研学活动中,小朋友参观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 |
 |
“馆校合作”活动中,小朋友体验科技产品。 |
 |
科普志愿者为老年群体普及反电信诈骗知识。 |
 |
市民体验科普展品。 |
 |
消防员为小朋友科普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本版图片由九龙坡区科协提供) |
核心提示
九龙坡区长期高度重视科普工作,2011年5月,被市科协评为“2011—2015年重庆市科普示范区县”,2016年2月,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2023年1月,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
打造镇街科协组织13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33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市区级中小学校外科普特色基地6个、市级科普基地5个、区级科普基地21个,覆盖青少年、老年人、产业工人、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5大重点人群。
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九龙坡区科普联盟,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科普e站管理员、医生、教师、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基层科协“三长”等加入科普工作队伍。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科普供给侧改革,全面调动辖区社会单位参与科普工作,充分发挥辖区科普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一老一小”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打造“科翼龙飞”科普研学品牌、“科学开讲啦”科普视频传播品牌,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升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推进全民科普,筑牢创新根基。立足群众需求,推动供给侧改革。
8月25日,九龙坡区“科翼龙飞”青少年科普研学夏令营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场。活动现场,来自成都市新都区的5组青少年家庭及九龙坡区15组青少年家庭来到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开启了海洋军事科普体验活动。
“孩子们,你知道海军的发展历程吗?”“你们知道海军的作战武器有哪些吗?”在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内,孩子们对科普志愿者抛出的问题充满奇思妙想。
“科翼龙飞”科普研学活动作为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普的特色品牌,仅是区科协落实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九龙坡区把科普工作作为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以深化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以下简称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牵引,以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科普供给侧改革,推动了九龙坡区科学普及广度、科学普及力度、科学普及高度的全面提升。
组织化管理 协同推进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科普工作是推动九龙坡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双核’重要的科技创新新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举措。”九龙坡区科协主席徐珂介绍,2021年,九龙坡区制定《关于印发重庆市九龙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立足科普为民惠民,全面部署,统筹推进。
2021年,九龙坡区成立了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统筹推进创建工作,30余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全力参与全区科普工作,明确细化了创建任务,组织召开了动员会、推进会,各个部分积极配合协同发力,营造了全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良好氛围,形成了统筹推进、协同发力的科普工作格局。
2022年3月,为进一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实施,推动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印发《重庆市九龙坡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明确开展5项重点提升行动,实施5项重点工程,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科学素质建设体系,为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自2021年以来,在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九龙坡区常态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等全区性科普活动,承办第三届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2022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等市级赛事活动,为公众参与科普活动搭建了平台;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寻找科技创新领域‘毛相林’”等学习宣传工作,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励全区广大科普工作者,九龙坡区对科普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科普,在科普工作中不断做出新的成绩。
截至2022年底,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较2020年提升1.6个百分点,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深化全域科普 打造九龙坡区科普联盟
2021年12月,全市启动了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九龙坡区领导对开展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作出批示,为开展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基础,为深化打造社会化协同、分众化覆盖、系统化集成、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科学化评价的全域科普生态提供方向性指引。
2022年4月,九龙坡区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正式启动,明确了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改革方向,构建以政府为引导、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全域科普新格局为目标的改革方案。由此,九龙坡区开启了全域科普建设工作。
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以来,九龙坡区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增加基层科普工作队伍力量。
区科协依托辖区各类科普基地、社会组织等成立九龙坡区科普联盟,进一步凝聚团结科普工作力量。30个区级部门及单位纳入成员单位参与科普工作,全区13个镇街、111个村(社区)建立科协组织和科普工作小组,建立起区、镇(街)、村(居)三级科普管理网络。
除此之外,九龙坡区还积极打造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广泛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科普e站管理员、医生、教师、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基层科协“三长”等加入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节点,围绕前沿科技、应急科普等内容组织开展全民性科技志愿活动,对推动科普知识在各行业各领域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活动凝聚一批科技志愿者,联合区交巡警平台开展“幼见交警”交通安全科普,联合市妇幼协会开展“预防疾病”健康科普,联合重市动物园开展“我们的动物朋友”科普展,联合辖区巴人博物馆开展“我为科普代‘盐’”科普研学活动等。目前,已经累计发展科技志愿者7158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219场,位居全市前列。
2023年1月,九龙坡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我们始终致力于盘活辖区科普资源‘一盘棋’,化零为整形成综合效应,助力构建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徐珂介绍,近年来,区科协以“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广泛开展科技、环保、文化、卫生、安全、法律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普活动覆盖率达95%。
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 打造“科翼龙飞”精品研学活动
噪声的分贝是如何界定的?你知道血液是怎样产生的吗?面对充满未知的世界,孩子们常常会在科技教育中探索“十万个为什么”。当科学教育走出书本,放飞孩子们童心的时候,也解放着孩子们的创造力。
探秘夜间动物园、担当小小环境监测员、登上退役的珠海舰(166舰)……今年暑期,九龙坡区以重庆动物园、重庆市血液中心、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场所为主阵地,链接重庆科技馆、九龙坡区图书馆等资源,开展了“科翼龙飞”青少年科普研学系列活动,充分挖掘辖区丰富的科普资源,为青少年群体带去了一场场奇幻的科技之旅。
不光暑期研学活动丰富,新学期伊始,“科翼龙飞”系列研学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9月9日,在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体验园,科普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从火锅的食材、佐料出发,了解火锅当中蕴含的科普知识,在火锅的发展演变中进一步感悟和体会重庆这座城市的岁月变迁。
据了解,“科翼龙飞”青少年科普研学品牌,是九龙坡区科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论述,开展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统筹辖区科普资源,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重要举措。
为提高“科翼龙飞”活动的持续性、参与性和创新性,九龙坡区通过建立的区科普联盟,全面整合辖区各类科普场所、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资源参与科普,结合区域特色,推出以“农科探索”“国防军事”“文博寻觅”“科技教育”“生态健康”为主题的5条精品“科普研学线路”,通过旅游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课堂”。
九龙坡区科协还联合区科技局、区教委、区农业农村委等多部门打造各类科普基地。目前,辖区内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市区级中小学校外科普特色基地6个、市级科普基地5个、区级科普基地21个,常态化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教育和科普研学活动。
针对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为提高科普设备使用率,加快构建良好科普教育生态,区科协还联合重庆科技馆开展“馆校合作”,将“重庆科技馆九龙坡体验空间”流动至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彩云湖校区,提供8个主题、40余套展教设备参与学校科技教育。同时,为进一步拓展科技课程资源,杨家坪中学与重庆科技馆达成合作协议,利用双方资源开展科技教育,共同打造杨家坪中学“创成科技馆”。
近年来,九龙坡区始终坚持把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深化拓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在科普助力“双减”上做加法,充分挖掘辖区各类科普资源,鼓励社会科普资源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全面提升全区青少年科普工作。
开展适老化科普 构建“互联网+科普”新生态
新形式、新渠道、新受众,是近年来九龙坡区推动“互联网+科普”的生动写照。
九龙坡区注重发挥“互联网+科普”的影响力,实现精准普惠,成为解决科普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途径。开设“九龙科普”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联动区级部门及社会单位等构建科普矩阵,常态发布疫情防控、应急科普等科普知识。目前,抖音号粉丝超过12万,累计浏览量达1200多万次。
近年来,九龙坡区大力支持辖区社会单位开展原创科普视频的制作,推动区科普创作与传播学会的组建,学会研发的“互联网+科普原创”公益科普品牌——“火炬之光”已多次开展卫生健康、环境生态、安全生产、公共卫生、智慧养老等领域的科普宣传,为推动九龙坡区科普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该学会已创作1300多部科普原创影视作品,在学习强国、科普中国、科普重庆等平台播放,播放量已达3000多万次。
“我们的科普工作要顺应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创新科普工作的理念和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科普作品的形态和传播渠道,让公众在深度体验和互动过程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徐珂说。
“一老一小”群体是九龙坡区科普受众的重点人群,近年来,九龙坡区不仅聚焦青少年科普,还积极落实适老化科学普及。
在社区科普大学九龙坡分校,记者发现分校门口挂有“重庆老年科技大学教学点”标识牌,这是九龙坡区科协在推动老年科技大学与社区科普大学融合发展上寻找的新路径。
九龙坡区长期以来将社区科普大学作为科普阵地,除了线下定期开展教学,还充分利用线上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工作。在线上教学方面,社区科普大学九龙坡分校每月定期发布一系列热点、重点、焦点课程的链接、视频等学习内容,由各教学点自行安排教学方式和内容,确保各社区学员学习科普课程。各教学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好“科普中国”App相关科普信息内容的传播。
“适老化科学普及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徐珂说。
此外,九龙坡区科协打造了“科学开讲啦”科普视频传播品牌,邀请科技工作者就自身工作领域和范围面向公众尤其是老年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科普讲解,并通过视频的方式在线上和各社区老年科技大学进行广泛传播,极大地扩充了老年群体对科普知识、科学辟谣等内容的了解。
“大力推动科普供给侧改革,构筑全域科普新格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徐珂介绍,接下来九龙坡区将持续以深化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牵引,以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为方向,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大胆探索、深入实践,推动全域科普新格局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