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科技合作盛举 共筑创新互赢平台
第03版: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上一版 下一版 
共襄科技合作盛举 共筑创新互赢平台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襄科技合作盛举 共筑创新互赢平台
——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暨科技供需对接会在绵阳举行
杨晓慧 董沙沙 文/图

  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暨科技供需对接会项目路演。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涪城区5G产业园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涪江流域十地科协签署《涪江流域深化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绵阳市科技顾问刘合发布《科技创新涪江宣言》。

  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暨科技供需对接会现场。

  涪江,是长江上游嘉陵江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流经平武县、绵阳市、遂宁市及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等地,将川渝两地多个城市串联在一起。

  一江碧水,奔流集聚。9月7日—8日,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暨科技供需对接会在绵阳举行,涪江流域十地科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深度合作共识。至此,涪江流域十地科协将共同搭建科技创新发展平台,打造“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品牌,推动涪江流域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供需对接、科技人才共享、科普全域交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唱好“双城记”贡献涪江流域科协力量。

  搭建平台发挥优势

  推动川渝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今天,涪江流域十地科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绵阳优势,深挖科技需求和有效供给,利用‘天府科技云’平台、实地走访等方式,加强川渝两地有效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促进成果转化……”

  “我们还将协同开展川渝走进科研院所系列活动,利用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的智力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大会现场,随着一个个遒劲有力的签名落款在大屏幕上,涪江流域十地科协(四川省绵阳市、德阳市、遂宁市、广元市、南充市、阿坝州;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合川区、北碚区)《涪江流域深化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签署完成。四川省绵阳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汤荣生,重庆市北碚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吕春燕在答记者问时,分别就未来深化战略合作计划道。

  根据《协议》,涪江流域十地科协将在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科技供需对接、打造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专家库、开展科学家精神弘扬与宣传、加强科普阵地交流共享、推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全域科普新模式等方面加强合作,通过开展活动、研讨会,收集、整理、汇总发布科技成果和需求,更新专家库、组织专家跨区域开展科技服务等方式,推动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涪江流域科协力量。

  据了解,此次大会是涪江流域各地科协首次共同办会。据汤荣生透露,涪江流域各地科协将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共同建立一个长效协作机制,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川渝两地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科技工作者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科技优势,让更多科技成果和科技需求得到有效供给和满足。

  “今后我们将聚焦涪江流域,在不同地方以不同形式共同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汤荣生表示,“我们将全方位地形成新的合作与发展,促进川渝两地科技资源流动互通,更好地服务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供科技服务支持

  推动科技资源在涪江流域流动

  “我们总共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深入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促成科技供需双方对接洽谈,达成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汤荣生说。

  会上,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德阳市旌诚火锅牛油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5个项目双方代表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2.5亿余元。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涪江流域十地科协主动作为的久久为功。

  “北碚区其实并不属于涪江流域,但北碚区科协和绵阳市科协及两地科研院所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联系,绵阳市的一些科研院所也在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了分中心,这些前期的联系促成了此次更加紧密的合作。”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北碚区生物质碳中和技术协会运营经理熊曼娜如是说。

  熊曼娜介绍,重庆市北碚区科协受邀加入涪江流域科协后,积极促成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绵阳市科研院所达成合作。今年7月,该研究院院长受邀到绵阳考察,走访参观了多家企业,提供了10项科技成果,但都没能达成合作。恰巧此时,德阳市旌诚火锅牛油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西南大学1991级食品科学学院校友李益恩通过科协系统知晓了其提供的10项科技成果,并对其提供的甘薯产业化、油脂产品系列开发、生物发酵技术3项科技成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8月底主动到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考察,最终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德阳市旌诚火锅牛油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油脂产品系列开发”项目达成合作。

  会上,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紫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柑橘高效联合提取精深加工”项目达成合作。“我们公司擅长柠檬精深加工技术,资中县人民政府和县科协知道我们的技术后,主动到我们公司考察,帮助我们和四川紫晨农业实现供需对接。接下来,我们计划把柠檬提取技术在资中血橙中进行复制。”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刘雁成说,能够顺利签约,离不开资中县人民政府和县科协的“牵线搭桥”。

  无独有偶,绵阳市美丽花城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和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达成合作,也多亏了科协在其中“牵线搭桥”。绵阳市美丽花城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坤介绍,安州区花街镇万亩柑橘产业园已建立五年,但在套袋、剪枝、农药等相关技术上仍依托于外地技术工人,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为降低成本,让当地农户掌握柑橘种植技术,该公司找到安州区科协寻找帮助。在安州区科协的协助下,该公司和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就“柑橘产业科技服务”项目达成合作。

  “我们准备下个月再次邀请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相关专家到园区走访调研,针对园区如何提质增效、种植品种的选择以及技术培训等问题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争取今年底全部落地落实。”张坤说,此次参会嘉宾中还有多家柑橘产业同行,会后大家将进一步交流柑橘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争取早日实现柑橘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此外,倬方钻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省平武县绿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大学食品学院,四川东阁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市鹿享家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油料所、绵阳市特研种业有限公司,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绵阳科技城中科创新育成中心,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三台县平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北碚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绵阳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绵阳创新院地合作科技研究,四川鑫桂湖防水保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四川上达电子有限公司、四川省信捷迅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研兔科技有限公司、同一热能设备有限公司,德阳科服与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四川春蕾众创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进行了签约,将进一步加强合作。

  据悉,此次大会,涪江流域各地科协通力协作,共征集遴选出200项科技成果及科技需求,促成63次有效对接,达成28项意向合作,精选了10项科技成果和科技需求项目在大会现场进行路演推介。

  叩石垦壤,躬身笃行。正是因为涪江流域十地科协充分响应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号召,跨地区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支持、联合攻关等科技服务支持,帮助市场主体解决技术瓶颈、科技需求等难题,才进一步形成共同推动涪江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未来,涪江流域科协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争取走出一条新时代科协发展的新路子。

  《科技创新涪江宣言》发布

  9月8日,在绵阳举行的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暨科技供需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绵阳市科技顾问刘合发布了《科技创新涪江宣言》,将携手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动能、推动人才区域交流、助力区域科普,共同把涪江流域建设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新高地。

  科技创新涪江宣言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使命任务。为此:

  我们将携手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动能。丰富科技成果供给,助力科技成果供需两端互联互补,促进全流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融合,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我们将携手推动人才区域交流。促进涪江流域科技工作者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培育优秀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贡献力量。

  我们将携手助力区域科普。积极支持建立“全流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流域科普新模式,为夯实科学普及这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贡献力量。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下“川渝一盘棋”,共建“双城经济圈”,助力打造涪江流域科技创新体集群,将涪江流域建设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新高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