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小学这样上“开学第一课”大手牵小手科普研学系列活动走进大学实验室重大新生的“开学第一课”我市多所高校科创研发成果亮相2023智博会重庆两江新区智慧教育发挥“加速器”效能困境儿童走进江津科技馆
第0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中小学这样上“开学第一课”
大手牵小手科普研学系列活动走进大学实验室
重大新生的“开学第一课”
我市多所高校科创研发成果亮相2023智博会
重庆两江新区智慧教育发挥“加速器”效能
困境儿童走进江津科技馆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两江新区智慧教育发挥“加速器”效能

  本报讯 (通讯员 刘霞)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推进教育数字化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步重要先手棋。

  “智慧教育是构建公平、优质、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必须结合区域优势,紧扣‘数字重庆、智慧两江’的大局,将智慧教育作为‘加速器’,以建设‘智慧教育新区’来建设‘基础教育强区’。”在谈到教育数字化转型时,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李亭一认准了“智慧教育”这一“加速器”。

  重庆两江新区目前有55所中小学校,8.3万名中小学生。两江教育的快速发展,正受益于智慧教育带来的新动力。

  在重庆两江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集成了55个区校两级教育教学应用,对接国家、市智慧教育平台,自建丰富教学资源,并嵌入“教、学、管、评、测、研、服”等数据化工具箱。

  平台上,可视化数据图一一呈现,各智慧教育场景和措施一目了然:教育综合评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发展苑、网络学习空间站、教育安稳应急……

  “希望两江新区能进一步把握数字教育的时代价值,实现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今年8月,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重庆两江新区调研后,对其智慧教育探索实践给予肯定。

  8月18日-20日,第六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总决赛中,重庆两江新区云慧小学校斩获一等奖。学校构建了“3+2+N”基于数字环境的“云上书法”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与融合应用体系,即通过“课堂资源”“课程融合”“项目研究”3条资源开发路径和“两江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重庆市中小学数字书法博物馆”2个平台,实现“N”的无边际融合应用在线流转。

  8月,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公布了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名单,在重庆入选的17个案例中,两江新区入选9个案例,超重庆入选案例半数,包括《人工智能促进教育整体治理效能提升》《资源为本,应用为王——借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促进星湖教育高质量发展》《智慧环境下五育融合课堂实施案例》等。

  重光小学入选案例《智慧环境下五育融合课堂实施案例》,将五育教育理念与智慧教育相结合。学生通过3D图的触摸,借助两江新区云平台实现平板作答,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案例通过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方式实现效果全覆盖和过程可视化,培养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展示了智慧环境下五育融合课堂的潜力。

  行远小学入选案例《多课型混搭,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路径》将课堂要素进行分解与重构,通过延展学习空间、弹性课堂时长、重塑师生角色、重新搭建班级规模等,形成并常态开设单班创生课、开合班组课、室外探究课、双线双师课和网络直播课五种课型,切实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智慧教育归根结底在于孕育和提升人的智慧,在于用智慧的方法培育智慧的人。未来,重庆两江新区区域智慧教育将如何实践和思考?

  李亭一介绍,两江新区作为智慧教育的长期实践者,正实施五年行动计划,逐步形成区域智慧教育的“644”模式,即“六个一架构”新格局,“四维探索”新样本,“四大能力”提升新生态。

  “六个一架构”,即聚焦一张蓝图——《两江新区智慧教育发展规划》、一个中心——重庆智慧教育创新中心、一个行动——智慧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一个平台——两江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一张专网——全域5G教育双域专网、一个素养——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全面夯实区域智慧教育底层基座。“四维探索”即从课程、课堂、协同、评价四个维度整合技术与教学,以数字手段提升教育领导力、智治力、教学力、协创力“四大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