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花椒科技小院:为花椒产业发展“增智聚能”梁平区蜜蜂科技协会召开捕捉蜜蜂敌害现场交流会积分兑新风 走稳小坝村乡村振兴路綦江区:高山优质稻迎来成熟收割季西南首个李子种质资源圃落户铜梁南川:以茶赋能促发展 氤氲茶香引客来生菜如何种植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津花椒科技小院:为花椒产业发展“增智聚能”
梁平区蜜蜂科技协会召开捕捉蜜蜂敌害现场交流会
积分兑新风 走稳小坝村乡村振兴路
綦江区:高山优质稻迎来成熟收割季
西南首个李子种质资源圃落户铜梁
南川:以茶赋能促发展 氤氲茶香引客来
生菜如何种植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小院 大有可为

江津花椒科技小院:为花椒产业发展“增智聚能”

  驻院学生及老师在江津花椒科技小院实验室里做实验。江津花椒科技小院 供图

  江津花椒科技小院产出的青花椒。

  本报讯 (记者 于金可)科技小院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将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旨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民增产增收。今年,江津区大力推进“江津花椒科技小院”建设,将其打造为花椒产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持续为江津花椒产业发展“增智聚能”。

  江津是“中国花椒之乡”,其独特的气候条件让这里产出的青花椒颗粒大、油包鼓,麻味纯正。经过40余年发展,江津花椒种植面积已达53万亩,建成全国花椒种质资源圃和全国最大的“花椒产业城”。江津区花椒综合产值已达37亿元,拥有32家骨干花椒加工企业,带动62万椒农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江津花椒科技小院落户于江津花椒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近年来,江津区不断加大花椒产业科技投入,现已完成科技小院配套设施建设、试验基地前期打造。并在慈云镇聊月村统一规划1000亩花椒试验示范基地,划分为10个试验区域,竖立标识牌,依托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技术团队开展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合理除草、科学施肥、全程标准化管理试验示范等。

  依托科技小院,江津区进一步开展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等行动,探索降低有机肥生产成本的有效方式。去年,由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石孝均带领研究生团队立项“高效花椒枝条降解菌的产业化应用”,在小院进行花椒枝条堆肥试验,成功开发了花椒秸秆有机肥,实现生产秸秆有机肥1500余吨。此后,团队持续深入生产一线,全过程跟踪,为江津区花椒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江津花椒产业创新发展。

  自科技小院开设以来,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并针对花椒主产区种植户施肥量过高、施肥比例不当等问题,探究花椒生长发育、养分需求及品质形成规律和椒园土壤养分供应规律,构建江津区花椒施肥指标体系,以此严格控制化肥用量,实现化肥减量和产量品质的“双增”,增产20%,节本增收19%,花椒品质显著提高。

  石孝均说:“近年来,我们还针对江津区椒园土壤有机质贫乏、土壤酸化严重等问题,开展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椒园冬夏绿肥周年覆盖栽培技术,并对绿肥进行翻压处理,提高椒园土壤有机质水平和保水保肥能力,逐步解决椒园土壤酸化和有机质贫乏等问题,保障椒园土壤健康。”

  同时,江津花椒科技小院还开办“乡村大讲堂”免费开展田间观摩会、农民培训等活动,线下向农民传播花椒科学栽培技术和绿色栽培理念;录制技术管理视频,通过创建线上学习交流群、科技小院公众号,线上线下协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接下来,江津区将依托花椒小院,围绕‘产业要发展、企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的目标,推动花椒品种改良、产品结构优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和花椒贸易流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江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链接>>>

  江津花椒科技小院于2021年11月经中国农技协批准成立,由重庆市科协、市农业农村委、西南大学、江津区政府共建,依托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开启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为产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深化产学研合作,精准服务产业,致力于推动花椒产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

  目前,西南大学已在花椒科技小院派驻研究生团队,让研究生深入椒园,切身感受青花椒生产全过程,与椒农面对面交流,掌握现实中花椒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生产一线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为椒农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排忧解难。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