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新品种水稻丰收重庆将在明月湖打造全球数字科技创新高地“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新研究:男女预期寿命差距缩小我国自主研发海床泥面下水下生产防护系统在渤海安装完成未来已来!“机器人+”加速推进产业协同融合人工智能模型可通过胸部X光片估算年龄
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永川新品种水稻丰收
重庆将在明月湖打造全球数字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
新研究:男女预期寿命差距缩小
我国自主研发海床泥面下水下生产防护系统在渤海安装完成
未来已来!“机器人+”加速推进产业协同融合
人工智能模型可通过胸部X光片估算年龄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自主研发海床泥面下水下生产防护系统在渤海安装完成

  新华社天津8月20日电 (记者 王井怀 梁姊)记者20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床泥面下水下生产防护系统在渤海海域锦州25-1油田完成安装。

  水下生产防护系统通常用于深海油气开发。渤海海域由于渔业、通航活动频繁,相比传统的海洋固定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可以缓解用海矛盾,有助于开发渤海通航区等受限海域油气资源。

  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这种位于海床泥面下的水下生产防护系统,即水下钢圆筒,可以将采油树、水下生产管汇、水下摄像装置等罩在里面,像一个坚不可摧的“金钟罩”,全方位保护水下生产系统不受破坏。

  此次安装的水下钢圆筒,高14.25米、外径24米,重达450吨,为钢制圆筒结构,分为筒体、顶盖、基盘、舱盖四部分,其研发安装等多项工作开创国际先例。

  “海床泥面下钢圆筒防护结构,是未来渤海油气田开发模式和生产运营方式变革的重要技术支撑。未来渤海油田将加大水下油气田的开发力度,提升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该项目负责人文近来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