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三星乡:发展“菊花经济”助力乡村“锦上添花”直播带货 助农营销我市30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获得专项补助资金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业强村富百姓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部署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蝉的人工养殖技术共商共富之路 乡村振兴大会在酉阳举行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石柱三星乡:发展“菊花经济”助力乡村“锦上添花”
直播带货 助农营销
我市30个美丽宜居示范乡镇获得专项补助资金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业强村富百姓
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部署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
蝉的人工养殖技术
共商共富之路 乡村振兴大会在酉阳举行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柱三星乡:发展“菊花经济”助力乡村“锦上添花”

通讯员 隆太良

  五斗村打造的菊花产业基地。隆太良 摄

  眼下,正值菊花苗生长和管护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在石柱县三星乡五斗村的菊花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着打桩固苗、除草施肥……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行行整齐排列的菊花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构成了一幅别致的田园画卷。

  “我村通过发展‘菊花经济’,不但激活了‘沉睡’的土地资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让村民富了起来,让乡村美了起来,加速了乡村振兴步伐……”看着一株株长势良好的菊花苗,重庆兴农农业有限公司(下称兴农公司)总经理何思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何思勇是土生土长的五斗村人,2021年秋,在他返乡创业时,注册成立了兴农公司。通过乡村两级助力,完善了“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该村大竹组流转了70多亩撂荒地,开垦出来后在去年春季分别种上了贡菊、金丝菊和黄菊,打造出了菊花产业示范基地。

  为带动当地村民种植菊花增收致富,何思勇采取“订单+保底”的收购方式,带动该村五斗组、大竹组、平安组的31户村民种植了66亩贡菊。

  “菊花集色、香、味、型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效……”据何思勇介绍,2022年度,在受干旱影响情况下,他自己打造的70亩示范基地亩产鲜菊约900斤,平均亩产值达5500元。他带动的31户村民种植的66亩贡菊,总收入有35万余元。

  去年春天,大竹组的脱贫户谭长海在何思勇的带动和帮助下,种植了4亩贡菊,秋收时销售鲜菊共收入2.4万元,亩产值突破6000元。在品尝到发展产业致富的甜头后,今年他将贡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9亩。

  笔者在谭长海打造的贡菊基地看到,沟渠清理得井然有序,杂草清除得干干净净,经过他和妻子刘成群的辛勤培育,一行行菊花苗枝嫩叶绿、平平整整、长势旺盛。“在兴农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加大了精细化管理力度,贡菊苗长势很好,希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正在喷施生物农药控制菊苗高度的刘成群喜滋滋地说。

  为扎实做好“菊花+”文章,大力发展“菊花经济”,今年以来,何思勇和兴农公司股东牟来普等,通过流转和开垦撂荒地,将示范片面积扩大到了200亩,并将菊花产业辐射到了石柱县的六塘、新乐、悦崃等乡镇,在这3个乡镇共种植菊花苗500余亩。

  产业兴,则乡村兴。三星乡党委政府以五斗村的菊花示范基地为中心,通过以点带面,发动五斗、三树、下塘、雷庄等村的群众共同种植贡菊、金丝菊、黄菊600余亩。

  “通过种植菊花,不仅让村民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还让闲散在家的村民有机会到种植基地务工,拓展了增收致富的门路。”三星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该乡通过扩大菊花种植面积,正在打造集种植、观赏、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菊花全产业链,以促进菊花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力争让菊花成为群众的“致富花”。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