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民法律讲堂”抚慰留守儿童九龙坡区科协开展暑期科普阅读宣传周活动避暑研学热度升温璧山区科协开展“童心向党·科技筑梦——走进神奇的电磁学”科普知识讲堂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在重庆大学举行万盛经开区科协“小小少年爱科学”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城口县暑期青少年防溺水科普讲座增强学生和家长安全意识全国“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工作联盟成立我和大赛的故事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将主题课堂送进社区 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参赛赋
第0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小公民法律讲堂”抚慰留守儿童
九龙坡区科协开展暑期科普阅读宣传周活动
避暑研学热度升温
璧山区科协开展“童心向党·科技筑梦——走进神奇的电磁学”科普知识讲堂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在重庆大学举行
万盛经开区科协“小小少年爱科学”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
城口县暑期青少年防溺水科普讲座增强学生和家长安全意识
全国“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工作联盟成立
我和大赛的故事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将主题课堂送进社区 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
参赛赋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7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在重庆大学举行

  7月23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在重庆大学举行,经初审、预赛,最终来自全国75所高校的316支团队进入决赛,参赛作品涉及医疗电子与仪器、康复与辅助器具、医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材料、体外诊断等多个专业领域。本次竞赛共逐出一等奖74项、二等奖239项,三等奖402项,优秀组织单位20家。

  我市此次共获得一等奖10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50项。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3所在渝高校获优秀组织单位。

  “我们团队的作品是《下肢矫形器使用过程远程监测系统》。”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神经工程与康复课题组成员陈海波介绍,团队作品《下肢矫形器使用过程远程监测系统》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他介绍,下肢矫形器是一类重要的康复辅助器具,其使用时长是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关键因素。团队综合运用了传感器、互联网络及无线通信、云平台、Web软件开发等多种技术手段,在患者使用下肢矫形器的过程中对压力参数进行采集并在云端存储分析,实现了对矫形器穿戴状态的识别以及对穿戴时长和时段的统计,最终完成远程监测信息化平台的搭建。目前监测装置、云端监测平台、医生Web端程序均已设计完成,团队后续还将继续开发患者端手机应用软件。

  本届大赛历时3个多月,得到了全国160所高校的积极响应,创造了高校师生参与数量和作品质量的新高,总报名人数达到5000余人,参赛作品数量达到1536项。“大赛为广大青年学子、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协同创新、交流对话的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蔡开勇表示,学院将以大赛为契机,以赛会友、以赛促育、以赛反哺,将大赛经验、大赛成果应用于医工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与兄弟高校一道共同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新的发展。

  本届大赛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承办。大赛旨在引导学生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提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为培养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卓越人才积极搭建平台。

  当天还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将由海南大学承办。

  (重庆大学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