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公众出行 赋能智慧交通中国科协发布“十不准”规范严把院士推选“入口关”坚持目标导向 做实基础工作 扎实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取得新进展科学城10个重点建设项目投用首批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落户永川重庆出台重大(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南岸区重庆经开区1-5月新增514家软信企业忠县发布工业创新人才激励九条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服务公众出行 赋能智慧交通
中国科协发布“十不准”规范严把院士推选“入口关”
坚持目标导向 做实基础工作 扎实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取得新进展
科学城10个重点建设项目投用
首批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落户永川
重庆出台重大(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1-5月新增514家软信企业
忠县发布工业创新人才激励九条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7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出台重大(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
以行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任务,单个项目资助最高3000万元

  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7月4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大(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近期由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印发。根据《细则》,单个重大项目、重点项目财政经费资助强度最高分别达到3000万元和500万元。

  重大专项聚焦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注重发挥龙头企业主导和链主作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多方联动和资源汇聚,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标志性重大战略成果产出为目标,突出科技创新的战略牵引、带动示范和支撑引领作用。每个重大专项由若干重大项目组成,每个重大项目财政经费资助强度为1000万—3000万元。

  重点专项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突出重庆特色优势,关注未来技术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支持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优秀人才团队,突出“创新性、引导性、集成性、应用性”。重点专项由若干重点项目组成,每个重点项目财政经费资助强度为100万—500万元。

  记者注意到,重大(重点)专项注重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可以采取部门协同、市区(县)联动、政企联动等多种组织实施方式。经费投入可以采取财政资金全额投入、财政资金和其他资金联合投入、实施单位自主投入等多种形式。

  重大(重点)项目可以结合实际采取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择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遴选项目承担单位。《细则》还明确了项目立项后的过程管理制度,比如,重大(重点)项目管理全流程实行信息化记实管理,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需通过重庆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如实填报任务进展和经费使用进度等重要信息,相关进度进展信息纳入科研诚信监督。重大(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将会同有关单位,根据重大(重点)项目实施需求,提供技术咨询、科技金融、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综合服务。

  《细则》对项目经费管理进行了改革,明确以创新研发为主的项目财政经费首次拨付一般不低于70%,以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为主的不低于50%。今年,我市拟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高端器件与芯片、生物医药等5个重大专项,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境、人口健康等8个重点专项,布局解决一批关键领域技术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