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6月14日,重庆日报记者从西部(重庆)科学城了解到,《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移动源污染防治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实施一年来,重庆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城市建设工程车辆纯电动替代运营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已有35辆新能源渣土车上路试运营,推动移动源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柴油重卡是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大户”,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分别达到汽车排放总量的85%和65%。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常年有许多柴油重卡渣土车运行于各建设工地、渣土消纳场之间。
去年,重庆高新区引入社会力量,实施城市建设工程车辆纯电动替代运营示范项目。
“目前,我们投入试运行的有35辆纯电动换电渣土车,均符合《重庆市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辆技术规范(试行)》标准。”重庆双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平江介绍,为了做好相关配套,重庆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还联合相关企业建成一座固定的智能换电站,也是全市首个新能源渣土车的智能换电站。
在位于白市驿镇的智能换电站,记者看到,新能源渣土车进入换电站,司机用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就可一键启动智能换电。从司机扫码到换电完成,全程自动化模式,耗时大约4分半钟。
“目前,这座换电站有8个电池仓位,可供7块电池同时充电,一块电池充满大约1小时,一块满电电池可供渣土车跑120公里左右。”城市运营集团相关负责人曾齐说,整个换电采取“电池银行”模式,渣土车运营企业无需承担电池成本,而是采取租赁电池的方式,根据电池用电情况来支付相应的费用,大幅降低了企业运营压力。
根据过去一年的运行情况测算,一辆新能源渣土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近百吨、氮氧化物近2吨、颗粒物排放约30公斤。同时,以电代油大幅降低了能耗费用,每年可节约近10万元。
“按照目标计划,我们的新能源渣土车今年将增加到100辆。”毛平江透露。
为了加快新能源渣土车和搅拌车推广,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近期还制定了缩短限行时间、划定高排放机动车禁限区、设立专用渣场、污染预警天气不限行、加快配套设施建设5项措施,促进更多新能源渣土车和搅拌车推广应用。力争到2026年,新能源渣土车和搅拌车参运比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