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郑州电 (记者 杨琳)在不久前举行的2023年黄河防洪调度演练现场,一条“云黄河”奔涌在全景式数字孪生平台上,直观反映极端天气下的险情分布情况。洪水演进、滩区灾情损失等场景一目了然,使防汛会商的效率大大提升。这条“云黄河”就是数字孪生黄河建设的成果应用。
“简单来说,数字孪生黄河就是把母亲河‘装’进计算机。通过类似全景建模的智能手段,构建拟真的数字化场景,承载并运行实际治黄业务,支撑黄河治理科学决策。”黄河实验室数字孪生团队信息工程中心副主任吴丹表示。
202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数字孪生黄河建设规划(2022—2025)》,提出“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黄河。
从洪水演进、灾情评估到调度水库和生产生活用水,随着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已深度应用到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成为“主力军”之一。
据了解,今年汛期,黄河中下游的水文、泥沙等信息将通过多种手段实时汇集到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在虚拟世界里为黄河“把脉问诊”,为防灾救灾争取更多时间。
目前,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正进一步集成优化,以支撑黄河防汛、水资源调度管理、水土保持和淤地坝管理等为主的治黄信息采集体系已形成,古老的黄河拥有了“智慧大脑”,从治理走向“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