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曾露娇)5月23日,2023年大渡口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重庆科技小记者站”授牌仪式在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佳兆业学校举行。
此次科技工作者日以“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科技活动周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大渡口区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开展此次系列科技科普活动,努力营造人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让科技工作走入千家万户,持续深入人心。此次活动旨在努力增强学生自身科学意识、丰富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共同做科学精神的捍卫者、科学思想的传播者、科普技术的推广者,为“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为大渡口区5位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及第38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师生颁奖;为首批10所大渡口区“重庆科技小记者站”落地学校及2022年、2023年重庆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单位授牌;为首批30名科技小记者代表颁发“科技小记者证”。小记者们庄严宣誓:“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认真传承科学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孔雀因其翅膀上变化多端、绚烂多彩的花纹而使人着迷,但鲜少有人知道是纳米结构造就了孔雀之美。”仪式结束后,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黄进,以“神奇的纳米世界”为题,围绕“纳米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纳米科技的应用”“纳米相关学科”四个方面开展科普讲座。现场氛围热烈,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黄教授的提问,并不时对着大屏幕上自然界的有趣照片发出赞叹。
来自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的刘屹洋和李珅宇是科技小记者,他们荣获了第38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比赛需要勇气和耐心,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刘屹洋笑着说。“我们会努力当好科技小记者,并继续传播重庆‘城门’文化!”李珅宇补充道。
据悉,科技小记者作为青少年科技特色品牌项目,是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科协等单位的指导下成立的,是中国首个融合类科创项目。以“从追问到实践”的核心理念,联动家校社资源,会集青少年科普、媒体、教育领域专家,充分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通过搭建媒体宣传矩阵,开展主题特色采访活动,出版主题期刊,推出系列精品课程,以“跨学科、融学习”的方式,引领青少年创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