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小记者打卡2023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科技小记者对话航天英雄杨利伟
第05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科技小记者打卡2023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
科技小记者对话航天英雄杨利伟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小记者对话航天英雄杨利伟

  采访者:重庆科技小记者

  受访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

  科技小记者鲁礼诚(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记者站):杨利伟叔叔您好,我很好奇,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都要做哪些工作呢?他们也分上班和下班吗?

  杨利伟:航天员在太空当中有很多工作,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类。第一类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自我照料。我们从小养成和适应了吃喝住行的习惯和本能,当我们进入太空,太空的微重力给航天员的吃喝住行带来了很多困难。第二类是航天员对空间站航天器的维护、维修、组装等工作,同时包括对航天器的驾驶。第三类是航天员要在太空做大量的科学实验。我们的科研站是国家空间实验室平台,我们要利用太空环境,在太空中进行科学实验来促进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航天员在太空中也要上下班。航天员在太空中要参考三个时间:一是国际标准时间;二是飞船上时间,我们一发射,船上就开始计时了;三是北京时间,航天员的作息则以北京时间为准的。航天员下班了,也可以去做一些个人的事情。

  科技小记者彭正谊(重庆市巴蜀小学记者站):杨利伟叔叔,我特别想知道,天宫上的Wi-Fi快吗?在天宫中,你们可以发朋友圈吗?

  杨利伟:在空间站里,我们使用的是局域Wi-Fi。我们看到的航天员在空间站里的通信通话都是用Wi-Fi技术进行的。这和我们在地球上使用的技术是一样的。现在的航天技术与我当时飞行时候的技术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航天员能在太空中看电视,只不过频道会少一点。航天员在上面需要看哪个频道的时候,我们地面就把相应的频道推上去。他们和地面可以同步进行观看。同样,他们可以打电话、发微信。这源于我们航天科技的发展,源于我们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今,我们的通信覆盖率已经达到85%以上。所以,我们才有了大家看到的“天宫课堂”,才能看到航天员在太空中给大家上课,和大家直接互动。

  科技小记者朱婉怡(重庆两江新区博雅小学记者站):杨利伟叔叔您好,请问您从宇宙中看地球有几种颜色?您看到最美的一幕是什么?

  杨利伟:大家可能在媒体上看到过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场景。有时候我们是在舱内去看浩瀚的宇宙,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而有时候我们是走到舱外在太空中看我们的家园,山川、河流、海岸线等,都会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没有了大气的折射,宇宙背景在我们的阳照区或者是阴影区——通俗地讲就是在白天或者黑夜,宇宙的背景都是黑色的。所以,我看到的很多色彩和我们生活当中看到的大致是一样的,只不过没了大气的折射,有一些不同的变化。比如,我们在地面看天上星星的时候,能够观赏到“天上的星星眨眼睛”,而我们在太空中观赏的时候,“眨眼睛”的现象就没有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