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秀山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释放金融服务潜力
第05版:赛马比拼 唯实争先
上一版 下一版 
赋能秀山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释放金融服务潜力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落实 见行动

赋能秀山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释放金融服务潜力
——秀山金融工作随访

  商旅发达的秀山新城。

  湘黔锁钥、武陵明珠——风光秀美的秀山。

  一脚踏三省,三省共一城。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处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主动脉上,是渝东南门户,素有“湘黔锁钥、武陵明珠”和“小成都”的美誉。

  近年来,秀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锐意进取、抢抓机遇、务实担当、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以全新姿态站在了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新秀山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秀山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不可没。长期以来,秀山县金融系统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改革优势,扎实推进融资畅通工程,通过新增授信、续贷、展期等多项具体举措,坚持政银企联动、全链条打通,帮助企业纾困达产,助力乡村振兴,畅通了全县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血脉”。

  “秀山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聚焦主业、下沉重心,科学创新、务实创新,突出重点领域、盯住薄弱环节,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秀山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7月,秀山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选送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案例,获评重庆市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该平台具备了金融产品展示、金融产品申办、融资需求发布、企业抢单、县乡村三级联审等诸多实用功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解决信息不对称、金融知识短缺、覆盖不到位等最后一公里问题。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工业实力大幅增强

  “要认真对接好、研究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将中央、市出台的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将自身发展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秀山的背景中来谋划。”3月8日,2023年全县金融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召开。在这次会上,秀山县进一步明确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清金融国资国企工作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自身紧迫感、危机感与责任感,抓好项目管理,抓好资产盘活,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县金融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达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秀山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主任肖兵说。

  为此,秀山县成立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组,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建立了疫情防控金融服务应急机制,健全了周通报、月调度、季考核制度,统筹调度金融资源,确保了在秀山的企业复工复产。

  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他们深化金融领域“放管服”改革,设立“秀山县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金融服务中心”,按照“金融超市”标准打造前置型金融综合服务窗口,8家商业银行分批轮值,“一站式”提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大幅提升企业办事效率。累计支持普惠型小微企业315家,首次贷款金额1.6亿元,企业首贷比例提升至29.3%。

  政府搭台,银企唱戏。“作为国资金融服务机构,我们主动加强银企沟通,深化银企合作,仅2023年召开金融类会议11次。”肖兵说。

  今年2月7日,秀山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开展“纾困增效·金融助企”入企服务活动,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现场答疑等方式了解企业诉求,讲解金融政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活动中,农行秀山支行为福广建材市场提供融资1000万元、农商行秀山支行为重庆华沸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提供融资300万元。

  2022年6月,秀山县举办“携手合作·共克时艰”融资洽谈会,有500余家市场主体积极参与,20家银、证、保机构现场搭台接受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邀请市级专家现场分析宏观形势和政策走向,达成贷款融资8.6亿元。

  同时,秀山县还积极创新金融融资放贷手段,依托金融科技,开通贷款线上入口、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做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截至2023年3月,共为74家市场主体提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185.59亿元。

  在秀山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的支持下,海王、步长、红日、国泰康宁、迈思科、玉环汽配组团、唐人神等上市或龙头企业先后落地投产,规上工业企业达83家、专精特新企业13家,东星炭素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亿元级企业41家、10亿级企业2家,医药、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配件为主的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4.3%。

  目前,秀山县金融机构总量达28家,机构网点达108个,金融从业人员突破3000人。截至今年3月底,全县存贷款总额达699亿元,其中,存款余额313.3亿元、贷款余额386.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04亿元、增长3.2%,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1.12亿元,“富民贷”贷款投放超5000万元。

  在做强工业经济“硬支撑”下,秀山成为渝鄂湘黔毗邻地区4个省级高新区之一,2022年实现总产值400亿元、纳税1.3亿元。

  服务地方特色产业 商贸文旅持续活跃

  秀山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地处长江洞庭湖支流沅江上游、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有中草药资源1270种以上,已探明可开采的矿产资源20余种,拥有秀山花灯、秀山民歌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洪安边城是沈从文名著《边城》原型地、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第一站,积淀了极具特色的边城文化、花灯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

  “服务地方特色产业是金融机构应有的职责,我们把金融支持秀山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作为己任,解决他们的临时资金困难作为重点,有力地促进了商贸物流持续活跃、文化旅游提速发展和农产品提质增效。”秀山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大华超市是秀山目前最大的连锁超市。茶叶、皮蛋、黄花、豆腐乳、蜂蜜、土鸡蛋……日前,秀山大华超市中心店,一系列充满“秀山味道”的农特产品集中上架,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挑选。同时,该店辟出30平方米的精准扶贫农特产品专区,集中销售秀山优质农特产品。

  秀山是农业银行总行定点帮扶县之一。为助力秀山打造“电商”亮丽名片,农行重庆市分行通过加强与秀山县人民政府、电商办、县乡村振兴局的密切合作,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全方位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工作,推动了秀山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走出武陵山腹地,销往重庆主城、湖南、贵州等地。

  3月是秀山春茶采摘季节,为支持当地茶产业发展,助力春茶香飘四方,工行重庆秀山支行创新推出专属信贷产品——“茶叶贷”,及时满足当地茶农生产发展的需求。

  “春茶的采摘重在时效性,一时一个味,一天一个样”,秀山洪安镇茶叶公司负责人说,“目前急需50万元流动资金用于扩大采摘规模,支付茶农采摘费用。”

  工行重庆秀山支行介绍,该专属信贷产品具有无抵押、纯信用、放款快三大特点。从收集客户基础资料开始,到最终给公司发放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工行重庆秀山支行仅用3个工作日,很快解决了该茶叶公司的资金需求。

  2023年以来,工行重庆秀山支行立足秀山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专门成立“普惠助农”的金融服务团队,通过精准走访对接、创新信贷产品、升级智慧支付等举措,有效破解茶农、茶企、茶商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在文化旅游方面,秀山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成功创建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街、凤凰山、洪安边城)和一个市级旅游度假区(川河盖)。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武陵山茶文化旅游节亮点纷呈,龙凤坝大寨村获评全国非遗旅游村寨,兴隆坳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秀山接待游客21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0.7%、4.18%。“书中边城·画里秀山”品牌不断唱响。

  在秀山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爱琴海等商贸知名企业陆续入驻秀山,拥有渝东南首个公用型保税仓库和武陵山区唯一的快递快运分拨中心、武陵山冷链物流中心建成投用,开通了秀山至广州、重庆主城的冷链物流班车,实现沿海地区海产冻品、中西部地区果蔬冻品双向流通。

  秀山高新区获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荣誉,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家物流、电商“双示范”园区,农村电商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截至目前,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4.6万户,“四上”企业总量达410家,成为县域经济稳定增长的源头活水。

  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农村经济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做好新时期金融工作指明方向。全县银行保险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银行保险监管部门有关乡村振兴工作、绿色金融工作部署,把引导金融力量精准服务三农、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为乡村振兴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肖兵表示。

  2022年5月,秀山县召开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发布会,宣布正式推广秀山县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以乡村振兴金融大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乡村振兴系列主体数据的采集、融合管理、建模分析和运用,开展金融服务和各类涉农场景应用。

  “秀山县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功能实用,操作简便,贴近农村。”2022年9月7日,湖南怀化市政府考察组一行在调研了秀山县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秀山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副主任彭晓蓉介绍,秀山县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数据汇集涉及全县相关单位18项重点数据事项和数据内容字段,搭建政府、金融机构、国企运营公司相结合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1+3+N+1”模式,即一个平台(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三套体系(包括社会信用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业务流程体系)、N个应用(包括金融服务、融资需求、政策申办、信用数据服务等)、一个中心(金融大数据中心),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用户少跑腿,实现了“产、融、服”多方“降成本、展业务、提效率、控风险”的多赢局面。

  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17家金融机构入驻“秀兴通”平台;秀山县各类乡村振兴经营主体通过“秀兴通”平台发布融资需求4.4亿元,累计成功对接贷款金额4.22亿元。经过运营实践,秀山县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致力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信用建设“重庆示范”,形成了信用建设的“秀山样本”。

  今年初,秀山县银行保障机构专门下发了年度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工作要点、绿色金融工作要点,按不同机构类型分别下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全县银行保险机构监管靠前引领,压实主体责任,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与此同时,秀山县各金融机构还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深化定点帮扶工作,深入实施党建共建、产业补链、金融帮扶等定点帮扶“十大行动”,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帮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没想到这笔贷款这么方便,也不需要我拿东西作抵押,更不用来回跑手续,我昨天申请的贷款,今天就办好了,解决了我养殖中的大难题。”享受首批“富民贷”农户、秀山县隘口镇平所村生猪养殖户代方全感叹道。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1季度,秀山县内银行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县域存贷比下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贷款余额114.7亿元,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存贷款总量不断扩大,实现连续二十年增长。

  “在银行业信贷投放的同时,我们还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险保障。全县农业保险保障金额和保费收入均同比增长,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覆盖生猪、粮油作物、油茶等地方重要产业,实现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稳中有增。”秀山县银行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秀山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96.75万元,农业保险赔付支出521.04万元,同比均呈增长态势。

  多点发力多线作战 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保持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肖兵介绍,近年来,秀山重点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牢牢守住不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县域经济社会持续保持向稳向好发展态势。

  他们专门制定《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成立政府性债务领导机构,优化管控机制,建立管理台账,严控新增债务,消化债务存量。目前,政府性债务在可控区间。

  “国企债务是我们监管机构的重点之一,通过多种手段,做到了债务动态平衡,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肖兵说。为此,他们建立健全了投融资评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源头风险管控,严格审核项目效益、资金来源、综合成本等关键环节,分类施策,切实降低投融资风险。近10年来,秀山县属国企重点企业没有任何逾期行为发生。

  秀山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付强介绍,在做好国企、投资等监管的基础上,还突出严格金融市场监管,构建政府主导,公检法、银监等参与的联动执法体系,出台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着力提升社会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重点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促投资、稳房价、去库存、防风险,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逐年递增,房地产市场活力有效激发,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近年来,秀山无新增非法集资案件,未发生监管范围内重大风险事件。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秀山。付强表示,全县金融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二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金融在建设秀山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发挥渝鄂湘黔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努力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远郊区县成果展示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物流枢纽,全面开启秀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记者 吕培林 图片由秀山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