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龚丹)4月12日,中华路小学教育集团家校社共育“星”联盟正式成立,重庆市红岩联线、重庆科技馆、重庆市少儿图书馆等10家社会基地接受“星”联盟共建基地授牌。
10家社会基地将在未来成为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享等措施,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学习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为开展相关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要求。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作为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百年名校之一的中华路小学,一直积极推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新格局。
“聚合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优质资源和力量,通过三级职能部门为家、校、社共育提供更为专业和高效的支持。”活动现场,中华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曾菁介绍,“星”联盟下设理事会、秘书处和三大执行中心,推进共育工作。
渝中区教委副主任龚方德认为,“星”联盟的成立,将成为重庆市家校社共育实践探索的重要尝试和有效示范。
活动现场,中华路小学还发布了“星”联盟的首个家校社共育成长课程——“中华星·时间开始了”家校社共育成长课程盒子。
该课程盒子是一款集家校社学习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学习工具,包含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道具,如:家庭智趣游戏棋、亲子共学任务卡、家庭教育锦囊手册、学生成长全景图、亲子共学手账本和亲子阅读推荐书单等。
曾菁表示,立足于协同育人的教育原则,盒子以游戏化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跨文化统整学习为设计理念,为家庭搭建真实的学习场景,形成家庭为单位的自组织共学形态,以一种轻松的、自然的、共创的方式展开家庭共学,实现共育共长的培养目标。
据悉,现场获赠的家庭,将作为首批试用者进行体验,未来学校将在获得充分反馈的基础上改进内容,并向全校所有家庭推广该课程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