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黄乔 实习生 张颖)3月31日,由重庆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办的2023年度“新农科·新产业·新生活”博士后沙龙举办。重庆日报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近年来,全市博士后招收量从每年不足400人增加到1000人以上,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今年以来,已招收326人,同比增长60%。
据悉,此次活动面向全市涉农博士、博士后代表,同步开启线上直播通道,设置成果发布、项目签约、主题分享、自由交流、专家点评、接旗仪式等多个环节,浏览人数累计达到近12万人,吸引5500余名博士后人才、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线上线下集中参与,活动达成“博士后—项目企业”重要合作协议4份,为16家新设立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
据了解,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由全国博管办备案批准,在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水平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平台设立,招收和培养青年博士后人才的主阵地。
市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共有16家单位获批成为“国家站”,再次充实了我市博士后工作力量。从单位性质上看,有新型研发机构6家,企业6家和4个我市重点医院;从科研领域上看,研究方向紧紧围绕“四个面向”,招收和培养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科学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博士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