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将率先建成国家级“双千兆”城市重庆展现农业现代化新图景川渝合力打造智能电动车产业新高地达硕人类疾病模型动物全球中心落地永川“重庆造”铝材装备助力打造“国之重器”北斗卫星 助力春耕
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渝中区将率先建成国家级“双千兆”城市
重庆展现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川渝合力打造智能电动车产业新高地
达硕人类疾病模型动物全球中心落地永川
“重庆造”铝材装备助力打造“国之重器”
北斗卫星 助力春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川渝合力打造智能电动车产业新高地
两地两轮电动车年产能超过1000万辆

  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白麟 实习生 鲁哲之)3月27—28日,“绿色低碳 智行天下”——成渝地区两轮车智能与电动化创新合作研讨会在四川资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川渝两轮电动车年产能已超过1000万辆。未来,两地将合力打造智能电动新高地。

  有行业调查机构预计,2023年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销量将达到5400万辆。对此,当天与会的各界代表纷纷指出,这为川渝两地提供了新的产业机遇。

  电动两轮车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类。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表示,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100公里以上,而且充电时间也不断缩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动自行车有望成为城市出行的主流交通方式。

  除了电动自行车,在众多行业人士看来,川渝在电动摩托车产业上更应“当仁不让”。2022年我国摩托车销量达2142万辆,其中电动摩托占比达35%。受排放国标影响,全国预计有1.5亿辆超标摩托车在2022年到2025年期间将转向电动市场,将拉动电动摩托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重庆目前已有爱玛、雅迪、台铃等电动摩托龙头企业入驻,宗申、隆鑫等本土摩企也持续发力,纷纷新推出电动摩托产品。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的成渝电动车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授牌。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川渝协同打造智能电动车产业新高地进入到新阶段。

  据了解,成渝电动车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500余亩,将着力打造配套设施全、智能化程度高的高新技术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0余家,意向入驻企业30余家。

  当天研讨会上,还有80余家来自成渝两地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现场开展了项目对接,并深入探讨了两轮车智能与电动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效路径。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