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进取争做全国科普“示范生”首期本科应届毕业生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开班渝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讲科技”主题宣讲活动进社区北碚区科协做深做实定点帮扶工作大足科技馆向群众普及植树节知识风滚草:是草原的“流浪汉”还是意外的入侵者合川区科协开展岗位创新争先行动申报评选工作
第04版:科普
上一版 下一版 
昂扬进取争做全国科普“示范生”
首期本科应届毕业生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开班
渝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讲科技”主题宣讲活动进社区
北碚区科协做深做实定点帮扶工作
大足科技馆向群众普及植树节知识
风滚草:是草原的“流浪汉”还是意外的入侵者
合川区科协开展岗位创新争先行动申报评选工作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中国

风滚草:是草原的“流浪汉”还是意外的入侵者

熊宝包

  风滚草,生命力极强,被称作植物中的“奇迹”,不少人都喜欢将风滚草与生命哲学联系在一起,顽强、坚持、随遇而安等词常用来赞叹风滚草。

  风滚草,草原的“流浪汉”

  风滚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为藜科猪毛菜属,也被称为俄罗斯刺沙蓬、俄罗斯刺蓟、猪毛菜、扎蓬棵等。它主要生长在沙漠、戈壁滩、草原、河谷耕地等地区,起源于欧亚大陆,广泛分布在俄罗斯、蒙古以及中国西北、华北等地,后来入侵到美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

  风滚草外形呈球状,分枝繁多,枝干饱满轻盈,植株高30~100厘米,开出的花朵呈玫红色至淡紫色,可生长在海拔100~2500米地区。

  其繁殖方式十分独特,由于果实布满着密密的茸毛,主要通过随风滚动的方式将种子撒落,以此来求得生存,并且生命力极其强悍。

  春天到来,风滚草从地里冒出嫩芽,枝叶很快就会长得翠绿茂密,弯弯曲曲丛生在一起,为了抵御动物的侵犯,枝干长满了硬刺。

  深秋时节,生长成熟的风滚草会慢慢枯萎,枝叶蜷缩成一个草团,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鸟窝。此时的风滚草,靠近地面的根系会变得十分脆弱,大风轻轻一吹便会脱落,秋风乍起,风滚草就可以随风滚动上千米。

  滚动的过程,也是风滚草繁衍的过程。据植物学家介绍,一株生长完全成熟的风滚草,至少可以结出25万颗种子。而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低于4%的条件下,会自动进入“休眠期”,土壤达到合适的水分之后,风滚草种子便会慢慢苏醒、生根萌芽。

  可想而知,风滚草的繁衍能力有多强悍,简直就是会行走的“播种机”。随风而行的风滚草也被称为草原的“流浪汉”,风吹往哪里,它就在哪里。

  风滚草意外入侵泛滥成灾

  在19世纪70年代左右,美国从俄罗斯带回亚麻籽种植,却不小心混入了风滚草的种子。小小的风滚草种子,遇到合适的生长环境便会顽强地蓬勃生长,一发不可收拾。在水源充足的地方,风滚草翠绿茂密,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风滚草会卷曲抱团,依旧能够顽强生存下去。对于风滚草来说,美国的生存环境犹如天堂一般,除了没有天敌的侵害之外,美国地广人稀,非常适合繁衍生息。

  起初,风滚草只是在戈壁地区生长,后来凭借着独特的生存优势,在美国西部和南部迅速蔓延、泛滥成灾,给美国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堵塞公路,易引发车祸。风滚草成群结队到处翻滚,随时都可能停下,很容易堵塞道路、掩埋车道。

  包围房屋,难以清理。遇到狂风天气,居民一觉醒来屋顶、后院、前门、下水道都被堵得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四处祸害农作物。随处滚动的风滚草,不仅会给农作物带来有害微生物,散布的种子也会与农作物争水争肥,大大危害农作物生长。

  干燥易燃,极易引发火灾。风滚草蓬松易燃,一旦遇到一丁点火星,会滚动的风滚草极易引发大范围火灾。

  为了抵抗泛滥成灾的风滚草,美国人几乎每年都要与其进行一场“人草大战”。刚开始美国人尝试用火烧,可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来试图用除草剂清除,可效果太有限;有人提议引进风滚草的天敌,这一做法可能又会对其他物种带来致命威胁……

  为何风滚草在我国很难活到成年

  我国也有风滚草生长,在戈壁、荒漠草原、田埂山坡等地方都能看到。为何风滚草在我国无法大规模存活?

  首先,风滚草在我国难成气候,最主要原因还是与地理环境有关。美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非常适合风滚草滚动扩散,而我国地形以崎岖高原和丘陵为主,风滚草在这些自然障碍物面前步履维艰,也就很难大规模存活了。

  其次,我国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占地广,勤劳的中国人民在地头路边发现碍事的风滚草也会早早消灭掉,或者收割回家当柴火烧掉。

  此外,我国地大物博,类似风滚草的半灌木、灌木类植物很多,在复杂的生物系统中也存在不少风滚草的天敌,风滚草很难活到成年。

  并且我国在风滚草生长的沙漠地带,建立起了完善的防护林,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风滚草大肆扩散。那些扎根在荒漠、茫茫戈壁滩的风滚草,也给大自然增添了一抹绿色。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