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府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流光溢彩 情醉三八”插花活动。(南岸区科协供图) |
近年来,南岸区社区科普大学一直致力于将社区科普大学打造成南岸区科普服务品牌,让社区科普大学更加贴近居民实际,由各教学点充分发掘社区教师资源,陆续制定出符合自身辖区内居民特点的课程表,教学点排课的自主性使其更符合辖区居民的需求,居民对科普知识的接受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南岸区社区科普大学成立至今,已有33个教学点。2021—2022年两年间,共上课800余节,招收学员3000余人。
完善基础设施
扩大科普覆盖面
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这成为南岸区社区科普大学落实科普工作的重点。
科普宣传设施是宣传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南岸区科协通过自筹经费和上级扶持,积极完善社区科普宣传设施建设。
各教学点不断更新迭代的多功能室、科普长廊、LED宣传屏……以图文并茂的展演形式,将书本里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变得随处可见、随手可触、随时可学。
“居委会现有工作人员10名,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3名,重庆社工师2名。”百乐园社区教学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百乐园社区充分挖掘社区各项资源,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力求科普教育在社区中更具大众化、通俗化、经常化,开创了社区科普工作的新局面。教学点从2015年创办至今,教学面积250平方米,教学硬件资源从讲堂、防灾减灾科普馆到科普书屋逐渐增加。
水云路社区是重庆市最大公租房社区,该教学点成立于2013年,在2014年便获得南岸区科普示范社区,2015年获得重庆市科普示范社区。
“我们通过微信群宣传、文艺骨干孵化、党员志愿者招募组建了一批有知识、有专业、有技能的科普志愿队伍。”水云路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社区可以通过科协教师网匹配到辖区所需的专业人才,还可以通过辖区医院、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社工团体、消防队等单位招募具备专业性的授课教师,目前,水云路社区教学点师资队伍已达20余人。从无到有,日益壮大的师资队伍,为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据悉,各教学点授课教师主要靠招募有相关资质和专业的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课程涉及营养膳食、食品药品安全、科学健身、消防安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法律常识、植物栽培、环境保护、中医保健、手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和基础物联网知识等十余类。“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化的师资队伍,扩大了科普覆盖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让居民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南岸区社区科普大学负责人介绍。
举办多彩活动
凝聚社区人心
为丰富学府路社区科普大学教学内容,学府路社区教学点积极开展特色工作、亮点活动。巧手绘巧心,该教学点组建“巴渝巧手”手工编织队伍,通过社区手工编织四通八达的走线技能,展示出巴渝巧手们的创作激情、巧手智慧和安居乐业的精神风貌。
内心压抑又说不出来怎么办?愤怒需要发泄怎么办?
重庆市第110中学“青爱小屋”基地是宣传和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场所,拥有专职心理老师、宣泄室、团队辅导室等设置。为帮助解决辖区内学生青春期情感问题和性健康教育问题,学府路社区协同“青爱小屋”基地积极开展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系列活动,帮助青少年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一道爱的城墙。
课程设置依据从何而来?
水云路社区人口基数大、社区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我们通过日常走访入户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根据群众喜好,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性活动。”水云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在群众参与的过程中,社区还会发动一些热心群众加入到活动的宣传工作中去,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社区的科普宣传成效也愈发明显。
此外,长生桥镇百乐园社区教学点还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征询群众意见。线上结合业主微信群,线下进小区进楼栋、开展院坝会收集居民群众需求。
结合群众需求,南岸区社区科普大学科学设置健康养生、居家消防安全、预防诈骗、创新社会治理、健康义诊、知识技能培训、声乐舞蹈培训、食品药品安全等科普讲座。近年来,科普系列讲座在百乐园社区开展得如火如荼。
“以前什么电话都接,自从听了防范电信诈骗的讲座后,才恍然大悟,有的电话接不得!”百乐园社区的一位老奶奶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百乐园社区教学点不仅把科普工作开展到小区、楼栋,工作人员还走进特殊群体家庭,为其带去普法宣传、预防电信诈骗、预防金融诈骗宣传、家庭急救演练、健康义诊、送科普小技能、送温暖等活动。
“参与者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联系,从无人问津到全覆盖辖区每个小区,社区服务居民3万余人次,深受辖区居民认可和喜爱。”百乐园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南岸区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帮助辖区居民掌握正确的科普知识,增强了社区邻里间凝聚力,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完善工作机制
提高服务水平
要想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增强群众满意度,社区工作机制的完善必不可少。
南岸区科协按照“四化八有”思路狠抓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实现“课程设置科学化、师资队伍专业化、学员服务精细化、教学管理精准化”,做到“有固定场地、有醒目标识、有科普e站、有科普书屋(架)、有规章制度、有办学特色、有经费保障、有档案记载”。
南岸区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立足于社区,无门槛、无条件地向最广大社区居民系统地普及科学知识。为了保证各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南岸区社区科普大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相关考核文件,每学期不定时对各教学点进行明察暗访,按照评分标准对教学点进行考核,在每学年结束时公布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近几年教学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优秀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下一步,南岸区科协将持续贯彻区委书记许洪斌对区科协工作提出的“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科学素质,降低社会治理成本”的指示要求,通过完善组织建设、打造品牌活动、建立志愿队伍、搭建电子平台、多方资金保障,建立科普工作长效机制,使社区能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营造人人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