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广顺街道茶叶社区,琪金·荣昌猪资源保护场建在山顶的一处凹地上,四周环绕着大片森林和茶园。猪场里,智能化饲喂、温控、除臭、检测、安防装置一应俱全,守护着当地的“金字招牌”——荣昌猪。
去年4月,该保护场成功入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现保有荣昌猪种猪11000余头,血缘12个。有了更安全的“芯片基地”,荣昌猪重新“拱”出一片天,底气更加足了。
我国是全球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千百年来素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作为世界八大、中国三大优良猪种之一的荣昌猪,曾几何时“开挂”般走南闯北,却囿于外国良种和猪类传染疾病的冲击,以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缓慢等问题,陷入了“只闻其名,不知其味”的窘境。
近些年,荣昌区打响了荣昌猪保卫战,大力促进品种、品质、品牌协同发展,形成了一条集资源保护、商业育种供种、规模养殖、精深加工、饲料医药、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以荣昌猪为核心的畜牧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一头猪”,正在领跑当地构建现代化畜牧业体系,快步走向乡村产业振兴舞台的中央。
“猪生起落”有故事
相传多年前,荣昌百姓在长期实践中,选育出一种环境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肉质优良的猪种,又经若干年代的优化,在荣昌及周边地区推广养殖,久而久之便得名“荣昌猪”。
“荣昌猪非常好辨认。”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养猪研究所负责人说,它一身白毛,唯两眼四周有黑斑,酷似国宝大熊猫,因此又俗称“熊猫猪”。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生猪生产提倡“母猪本地化、公猪良种化”,荣昌猪被引入全国各地,与成华猪、北京黑猪、丘北大黑猪等地方猪开展二元经济杂交,足迹几乎遍布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宰一头荣昌猪,煮成一锅刨汤”,是荣昌人待客的最高礼仪。
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3种国外猪种长驱入境,经杂交扩繁的“洋三元”猪瘦肉率更高、体形更大、产崽更多、出栏更快,经济效益更高,养殖户更愿意饲养,至今已占据我国猪肉消费市场90%左右份额。
面对国外猪种的巨大冲击,荣昌依托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一方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三级保种体系;一方面开展荣昌猪与其他中外猪种的杂交改良,提高其生产性能,先后选育出荣二元、荣三元等新品种。2010年,荣昌猪母猪存栏13万头,达到历史最高峰。
保种护源育新机
“2018年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导致许多养殖户退出了生猪养殖。”回顾这几年的保种工作,荣昌区畜牧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心有余悸。
数据显示,2018年初荣昌还有能繁荣昌猪母猪3.5万头。但到了2019年底,能繁荣昌猪母猪数量仅剩1万多头,是自记录100多年以来的最低值。
在危急时刻,荣昌打响了荣昌猪保卫战。与荣昌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琪金公司,迅速启动建设荣昌猪资源保护场及中转隔离场,同时,将部分种猪转移至永川、武隆等地,进行跨区域多点保种,还前往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寻种护源。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如今建成了1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1个扩繁场、1个育肥场、1个科技产业园,在武隆、綦江等地发展11处荣昌猪生态养殖基地,预计今年可产出21万头荣昌猪!”琪金·荣昌猪资源保护场负责人说,把荣昌猪从危机中救下来,还实现了几何级的规模增长,是他这几年最骄傲的事。
在荣昌,琪金·荣昌猪资源保护场积极发展联合养殖,把荣昌仔猪提供给农户代养,统一购买保险,统一饲养标准,统一技术培训,与他们签订保价收购协议抵御行情波动,去年带动当地2万多农户挣到了“猪儿钱”。
随着产能逐步放量,琪金·荣昌猪资源保护场不失时机地补齐深加工短板,开发并上市了午餐肉、腌腊制品、小酥肉、水饺、小香肠等系列肉类深加工产品,依托全国开设的600多家专卖店,销售原肉和深加工产品。
“聚”成产业大文章
事实上,在过去10多年里,荣昌一直在探索如何把荣昌猪养出“大名堂”,那便是以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为统领,将生猪产业全要素“聚”起来。当地先后建成一批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规模养殖基地;引进一批兽药企业,大力补链成群。
走进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着各地生猪交易数量、交易价格等数据。这个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畜禽产品大市场,通过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的方式,解决了传统交易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自由、中间环节长、品质难保证等弊端,如今已实现交易额1000亿元。
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的运行,让荣昌掌握了海量全国生猪养殖、交易、流通的数据信息。当地顺势建设了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聚焦“猪生产、猪金融、猪交易、猪监管”,服务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在国家推进种业振兴的大格局下,重庆市畜牧科学院2021年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区域级畜禽基因库建设项目。同年,其牵头建设的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落户荣昌,运用“科技+市场”手段做好荣昌猪等优质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开发,进一步保障生猪种源自主可控。
琪金·荣昌猪资源保护场负责人表示,他们正立足消费者新的口感需求,选择中国优质地方猪种与荣昌猪进行杂交、回交,综合运用基因育种技术,培育一种比纯种荣昌猪性能更优、肉质更好、保有“熊猫猪”特征、低外血含量的荣昌猪新品系。
当前,荣昌正在谋划建立“政府政策引导+育种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品牌带动+养殖场户参与+屠宰加工企业身份识别+销售门店授权地标”的荣昌猪产业联盟,力争到2025年,带动全市荣昌猪年产能达到360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