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玉米抢种忙 田间地头春潮涌农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农业农村部部署今年农业种质重点工作巫山县:发挥农机力量 夯实农业基础秀山:实施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咸宜:崖边铺就“幸福路”香蕉节水节肥一体化技术犹绍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探索雪梨种植新方向
第0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早熟玉米抢种忙 田间地头春潮涌
农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农业农村部部署今年农业种质重点工作
巫山县:发挥农机力量 夯实农业基础
秀山:实施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咸宜:崖边铺就“幸福路”
香蕉节水节肥一体化技术
犹绍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探索雪梨种植新方向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2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犹绍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探索雪梨种植新方向

通讯员 陈劲

  春暖花开,梨花遍野。走进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犹绍华的果园,就进入了一座绿色生态大观园,这得益于他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念的“雪梨经”。犹绍华在这里将绿色生态农产品做优做强,干出了属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人生精彩。

  作为万盛关坝镇土生土长的农家人,犹绍华骨子里饱含对农业的朴素情感。那是2000年初,犹绍华心一横,毅然转行当新型农民,做绿色生态农业。他拿出全部积蓄在万盛关坝镇兴隆村流转了350余亩撂荒地,购买了大量果苗,一心扑向了这片荒山。

  可是,由于技术不专业,最初几年,果树要么死亡,要么果实品质不佳,农场连连亏损,让犹绍华焦急万分。“吃苦受累我不怕,但怎样才能成功呢?”就在犹绍华困惑之时,区、镇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主动上门解疑释惑、面授机宜。

  几番交流,犹绍华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果树结好果,必须先有好树和好土。于是,他决定从头再来——多次前往贵州湄潭、四川苍溪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具体到果树的选种、栽植、管理以及土地的肥力培植、养分维护等方面,他都做到专心看、用心记、亲手试,直到了然于胸。

  返乡后,犹绍华依据农场山林多、空气好等优势,逐渐发展起山羊养殖,然后用羊粪来增加土地肥力。梨树花开,犹绍华猫着腰查看墒情,做着细致的“梳花活”;梨树结果,他又为每棵树挂上物理杀虫灯……花开花落,他不知疲倦地为每一个梨果套袋,即便遇上刮风下雨,也要放下饭碗奔上山,查看果树和土壤墒情。

  3年后,犹绍华选种的“圆黄”“六月雪”“黄金梨”等5000余棵品种梨树“站”在了山坡上。春天,游人徜徉在梨树林里;秋天,硕果压枝,味美畅销。曾经的荒山已是游人如织的金山。

  用犹绍华自己的话说,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多年来,他坚持在梨树的原生态种植上下功夫,不断摸索出“一坚持、两坚决、三创新”的种植和品牌推广经验,提升雪梨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犹绍华着力推行科学测土配方改良等技术,坚持采用“草、畜、果”的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坚决不使用化肥。同时采用安装杀虫灯、套袋、树干刷白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有效保证梨果品质。

  鲜果季节性强、附加值低,怎么办?犹绍华钻研出雪梨深加工技术。他果断引进专业设备,实现了“筛选、清洗、粉碎、榨汁、熬制及灌装”一条线生产,将雪梨制成雪梨膏。产品一经上市,就供不应求,还远销北京、上海、新疆等地。

  犹绍华的“雪梨经”最高段位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分别为雪梨鲜果和雪梨膏注册了商标,即“犹绍华雪梨”“犹绍华雪梨膏”,由此产生的生态品牌效应带动了产业链发展。犹绍华创新地将“犹绍华”商标置身于万盛旅游农产品系列品牌框架中来思考和推广。他将休闲旅游和传统梨文化相结合,借此发展乡村体验游,通过举办“犹绍华雪梨采摘文化节”“犹绍华雪梨膏品尝季”来扩大品牌知名度,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和采摘体验,农场现已由单一的种梨模式转向以农旅融合发展为主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实现了农场立体种养、生态循环发展,为各地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

  谈及“雪梨经”未来怎么念,犹绍华坚定地说,他将发扬新时代农业科技者守正创新精神,始终坚守“生态招牌”,做优做强绿色生态农产品,让“雪梨经”惠及更多人,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