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丽扎 王宇航)1月13日,由《大学科普》编辑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重庆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系、重庆大学学生核学会联合举办的“核科学技术名词专题学习暨科技志愿者研学班(第一期)”圆满结束。
专题学习阶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处长杜振雷以“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建设与服务探索”为主题,详细介绍了科学技术名词规范的基本概念、内涵、意义和要求,强调了科学名词规范使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技名词编写委员会副主任张闯以“核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概况和粒子加速器”为主题,阐述了核科技名词审定概况、核科技名词概念体系和粒子加速器名词架构。重庆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系主任兼重庆大学学生核学会指导老师王锋以“核科普——专业与学科介绍”为主题,介绍了重庆大学核专业发展简史、涉核专业学校和单位以及本专业就业方向和未来发展。《大学科普》编辑、重庆大学弘深青年教师郑绪昌以“神秘的粒子物理”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前沿科学——粒子物理的巨大魅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大学科普》副主编钱斌以“漫谈大学科普”为题,倡导大学要做有温度的科普,用文化普及科学、用技术创新形式、讲好中国科普故事。此外,重庆大学学生核学会指导老师王锋、重庆大学学生核学会社长王宇航,分享了重庆大学核学会从筹备、成立到最近发展以来的经历和成就。
据了解,此次研讨活动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举办,是全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与高等院校联系举办传播科学名词的科普活动。来自重庆市内部分高校、中学校以及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清华人文学院、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师生和员工参加本次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