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防护:接种疫苗必不可少“阳康”之后15天才能产生抗体是真的吗?抗新冠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第15版:科技生活·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老年人防护:接种疫苗必不可少
“阳康”之后15天才能产生抗体是真的吗?
抗新冠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康”之后15天才能产生抗体是真的吗?

  抗原转阴后又阳了,是没好彻底吗?“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网传“阳康”以后15天才能产生抗体,是真的吗?

  如何判定自己已经转阴

  首先是症状要好转,比如体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的症状已经消失或者是明显缓解了。如果是有肺炎症状,那么在CT上看肺部的病变也开始吸收有好转了。

  另外是两次核酸检测要显示阴性,这两次要间隔24小时以上,或者说核酸的Ct值≥35,这样就符合转阴条件了。

  转阴了就没有传染性了吗

  目前认为如果满足以上这些条件,传染性就已经非常低了。

  如果仍有咳嗽症状,在返回工作岗位以及外出探亲访友的时候,还是建议大家戴口罩,尤其是在养老院、医疗机构等重要岗位工作的人员,一定做好防护。如果我们要探视高龄老人、婴幼儿,最好是等到距离发病时间不少于10天以后,同时满足转阴的条件,这样可以基本认为没有问题了。

  “复阳”和“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

  “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呈阴性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呈阳性。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二次感染”是指第一次的新冠病毒感染已彻底康复,但又发生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的概率都很低。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可以获得3至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非常低。

  哪些人群发生“复阳”和“二次感染”可能性大一些

  那么哪些群体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比较高呢?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和3岁以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退化,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之后,保护力维持的时间比较短;3岁以下的婴幼儿免疫功能还没有健全,康复之后获得的保护力时间也可能比较短。

  免疫缺陷人群,比如艾滋病患者和免疫抑制剂使用者,他们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也比较短,随着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比较大。

  高风险岗位的人群,比如医护人员、公共交通运维人员等,他们平时和人接触比较多,传染的风险也比较高。

  “复阳”目前没有发现有特殊的规律,仅仅是一个检出病毒片段的指标,和体质差异关系不大。

  一个人有可能因为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吗

  一个人有可能因毒株不同而发生多次感染。据国外相关报道,感染过两次的有很多,感染过三次的比较少,感染过四五次非常罕见。因为我们每一次感染都能获得一定的抗体保护,那么再感染的风险会变小,再感染之后的症状也会减轻。

  “阳康”后两周内容易感染吗

  网传“阳性之后两周左右才能产生抗体,所以这段时间最有可能二次感染”,实际上不存在两周内容易感染这个说法。我们常说的特异性抗体,两周才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实际上病毒进入人体的那一刻,免疫系统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后续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会在两三周时间达到高峰,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但并不是说这两周内人体就没有保护力。这个时候如果有病毒再进入体内,它能够很快被清除掉,反而是相对不容易感染的时候。总体来说,感染之后时间越长,体内的抗体水平越低,感染的风险才会越大。

  “阳康”之后多久可以接种加强针

  康复之后,一般获得的保护力可以持续3到6个月,年轻人可以在6个月以后再去接种一次加强针。老年人因为保护力比较短,可以在3个月以后再去加强一针。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