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谱写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新篇章奉节县:科技为蚕桑发展赋能
第05版:科技创新·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谱写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新篇章
奉节县:科技为蚕桑发展赋能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谱写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新篇章

本报记者 刘代荣

  科技赋能,渝见未来。

  前不久,在第二期科创中国@重庆双月论坛暨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上,“重庆技术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正式上线。该平台的上线,标志着重庆市产学研方面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面向社会开放,开启了全面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重庆技术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站的上线,是我市科技经济融合专家服务队实施科技中介服务和技术转化的网络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长、重庆大学教授蒋斌介绍,该平台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宗旨,线上发布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信息,线下组织和开展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等活动,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重庆技术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是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试点(以下简称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推动了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实施。

  建设学习型科技社团党组织

  科技社团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技社团汇聚了科技界的精英,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党的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始终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突出出来,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科技社团。”促进会党支部书记陈洁说。

  为此,他们明确把加强党的建设写入促进会章程,全面实行党组织领导班子与科技社团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了党组织运行规范有序。

  在改革试点工作中,他们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在促进会网站上开设《党建工作》专版、专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践行党的宗旨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例。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视频会议、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网上政治理论学习和交流讨论。

  “强化党建带科建,推动了促进会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把我们广大科技工作凝聚在党的旗帜下,自觉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党员田泽表示。

  支部书记陈洁连续三年荣获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授予的“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促进会党支部被市科协评为“先进党支部”。

  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

  学术交流是促进会的主业,也是促进会立会之本、活力之源。

  “促进会通过组织开展多层次、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起学术观点、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平台,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蒋斌说。

  2020年8月18日,2020重庆技术转移转化大会由促进会成功承办。在这次会上,集中发布了来自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海智专家的产学研创新成果30项,并展示了23项技术标准、156项授权专利,涵盖新材料、生物医学、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领域。同时,“重庆产学研创新奖”“重庆产学研合作试点企业认定”在大会上正式公布。

  “技术转移交流,我们不局限于重庆,还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促进会负责人介绍,2022年6月30日,第二届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如期举行,在这次会上由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牵头,联合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以及8家川渝科技型园区共同起草的《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标准空白,为加速川渝两地创新领域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会议简报被重庆市委《每日要情》刊登。

  近五年来,促进会先后承办了市科协年会、市科协双月论坛等多项重大活动,举办各种论坛等共计178场,充分发挥了学术交流的主渠道作用。

  助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11月23日,2022川渝科技学术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了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年度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和年度川渝一流学会,其中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第二届重庆四川技术转移转化大会(2022)”荣获年度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陈洁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促进会近年的工作经验。

  促进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教授韦玮介绍,促进会作为市科协科技经济融合产学研专家服务队,每年开展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专家服务队区县行活动,聚焦区县主导产业,提供联合攻关、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等服务。

  2020年7月2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西彭组团企业服务中心与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签订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引进高层次海智创新资源落户。这一年,促进会成功推进了一项科技创新成果在九龙坡西彭园区的转化。

  今年7月29日,市科协科技经济融合专家服务队、市产学研促进会专家团赴涪陵高新区开展2022产学研合作科创活动。重庆英才、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研究员李正浩等10余名专家,就加强会企高校合作、工业互联网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等提出了建议,推动科技成果落户涪陵高新区。

  近年来,促进会联合有关学会、高校、科研单位走进两江新区、江津区、云阳县、巴南数智产业园、巴南大江科创城等开展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活动,累计服务超过50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广150余项科技成果,重庆120余家企业被认定为“产学研试点企业”,与川渝8家科技型产业园区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

  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在做好产学研服务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尽责。”促进会副理事长、重庆英才计划技术技能领军人才、重庆科普传播专家许磊教授说。

  10月14日,促进会组织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志愿服务分队走进万州恒合民族中心小学校,开展“乐享科普 放飞梦想”的科普讲座。科技辅导员牟方云给孩子们带来了“科学活动助力乡村孩子全面发展”的专题讲座,科技辅导员王辉现场进行了3D打印讲解和演示,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这是促进会开展科普活动的一次生动例子。为加大科普力度,促进会组建了由25名重庆科学传播专家组成的产学研科普专家队伍,仅今年就创作科普图文59篇,科普视频16个,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注册科技志愿者146人,参与现场服务专家235人次,服务总时长1538余小时,受益群众1998人次,促进会获批第二批“科普重庆”共建基地。

  近年来,促进会先后获得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市乡村振兴局、市科协颁发的“重庆市乡村振兴十佳案例”,连续两年获得四川省科协、重庆市科协颁发的“川渝最具影响力学术活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